美国两位学者在「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期刊发表〈覆巢:吓阻中共入侵台湾〉一文,主张台湾应自行破坏「护国神山」台积电设备,以威慑中共不要武力犯台。这种荒诞不经的论调本不值得讨论,但此背后透露美国对中政策飘忽不定,代表了美国面对中共的威胁,既未做好心理准备,也缺乏充分的研究与讨论,这才是台湾应该担心的地方。

美国未做好心理准备

国际关系大师、哈佛大学教授奈伊日前发表「中国梦游症候群」,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殷鑑,认为美中两大强权竞争之下,台海很可能引发如一次大战的灾难。美中台三方都高估自己的实力,挑战脆弱的台海现状,奈伊的警告不只是想像中的类比,而是必须面对的现实。

「拜习会」建立了美中「共存」的共识,带来了短暂的缓和,但美中战略竞争处于流动状态,双方继续测试彼此的意图及底线,特别在台湾问题上更是针锋相对,美国重要学术期刊高度关注台湾问题可能引发美中大战。〈覆巢:吓阻中共入侵台湾〉一文中,作者密苏里州立大学国防战略暨安全研究系主任麦金尼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哈里斯认为,现行美国策略不足以有效吓阻中共入侵台湾,因而提出威慑/惩罚策略。

他们引用中国「覆巢之下无完卵」的思维,建议台湾採取「焦土」手段,威胁如中共发动侵略,就破坏台积电设备,以说服中国相信即使武统成功,也只会得到毫无价值的台湾,甚至影响未来中国的科技发展,如此中共可能三思,美国也不必承担军事干预的风险。

半导体产业是台湾的经济命脉,台积电更是「护国神山」,这种以美国为中心的论点,在台湾人眼中等同「异端邪说」,但这篇文章却是对蔡政府的当头棒喝。在美国的政策思维及辩论中,台湾的利益及地位何在?抑或就是前总统川普口中的「笔尖」;那么,极端的联美抗中政策可以保障台湾的安全吗?或正如奈伊的类比,如不妥善处理,将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11月中的「拜习会」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公开警告中共,任何侵台行动都会有「可怕的后果」;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则表示,美国将利用威慑及外交手段,竭尽一切所能,不会让中共武装统一台湾发生;美国也邀请台湾参与拜登总统主导的「民主峰会」,上述都被解读为美国对台湾的战略模糊渐趋清晰,或是美台关系提升,但美方又同时踩煞车,重申一中政策,不支持台湾独立,甚至在民主峰会期间,基于「不承认台湾为主权国家」的政策指引,对台湾代表的小动作採取果断措施。

寧放弃健康也要倚美

美国混乱的讯号容易造成错误解读及误判情势,为两岸关系及台海情势带来不利的影响。在刚揭晓的四项公投中,民进党强调「反莱猪」就是「反美」、就是「亲中卖台」,投票前1周,狂打「美国牌」、「反中牌」,似乎产生决定性效果,当人民接受民进党的主张,寧愿放弃健康,也要依赖美国,未来民进党政府的对外政策可能更趋偏激。

针对中国大陆对外扩张、胁迫台湾,拜登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在不採取军事干预之下,吓阻中共发动武装攻击,有效、可信的遏阻必须以实力、充分准备及政治意志为后盾。不过,到目前为止,拜登政府主要决策者仍重申维持战略模糊,并认为战略清晰会「造成严重不稳定」、「有重大不利一面」,看不出足以遏阻中国大陆发动攻击的实力展现与准备。

《外交事务》季刊专文〈美国对台(战略)模糊的危险性升高〉主张,对台湾安全的清晰承诺才是强化吓阻、保护美国利益之道。但美国学者专家开始忧虑,由于中国军备快速提升,美国即使採取战略清晰已无法吓阻中国,特别是如中国与俄罗斯联合抗美,美国将难以同时因应两条战线。

包括奈伊在内的美国学者普遍认同,只要台海枪声一响,绝不会是一场快速、局部性的有限武装衝突,必然是长期、区域性、灾难性的战争,甚至不能排除核战的可能性。中国的民族主义、台湾的主体意识及美国的反中情结不断挤压台海现状,而台湾的战争代理人角色使局势更加严峻,民进党政府却如同梦游般,带领台湾走向不可知的未来。

#中时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