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国民党智库副研究员投书,提到「2005年亲民党宋主席眼见返回国民党无望,为求更大的自主性,遂与期望裂解泛蓝的陈水扁总统两度举行『扁宋会』,并受阿扁之托赴大陆进行『搭桥之旅』……」。亲民党特此严正指出,相关言论漠视时空背景、凭空揣测颠倒黑白,对此深感遗憾!
一、「扁宋会」乃至于「搭桥之旅」是为缓和台海紧张情势,因应两岸危局:
2002年11月,时任总统陈水扁提出「一边一国论」,大陆当局认为其已违背2000年总统就职时提出「四不一没有」的政治承诺;2004年陈水扁在连任就职演说后一个多月,领头策划「公投入宪」和「公投制宪」,企以四年分期落实「公投、制宪、建国」的基本理念。此举引发大陆当局高度疑虑,两岸局势风云诡谲。
2004年12月立委选后,宋主席赴美休假期间,受邀至华盛顿与多位美国官员会商(包括国务院副助理国务卿、在台协会主席等),明确得到美方信息,大陆即将通过《反分裂法》,台海濒临战争边缘,两岸情况十分严峻(Very Critical),希望宋主席能居间化解危局,美方也将出面协助拉住陈水扁偏向台独的趋势,严防「法理台独」成真,否则台海难免一战。
在美方调停下,方才促成2005年2月24日的「扁宋会」,该会后签署的10项共识声明,确立中华民国是最大公约数,两岸关系的最高原则就是遵守中华民国宪法。2005年3月1日,陈水扁与欧洲议会议员进行视讯会议时表示「….在我的任期之内,要把我叫的国号改为台湾共和国,我做不到…」。
「扁宋会」的十项共识,被视为向中共「释疑」的重大信息,也促成在2005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了新的对台工作四点意见。不论您接受也好、反对也罢,「扁宋会十项声明」及「胡四点」,摘下了高悬台湾政坛五十余年来的「红帽子」禁忌,因此才能促成2005年4月26日国民党「和平之旅」及2005年5月5日亲民党「搭桥之旅」。
是故,「扁宋会」其背景是台海战云密布,而事实证明,「扁宋会十项声明」缓和了台海危机,宋主席致力两岸和平,无所谓泛蓝裂解!
二、若「扁宋会」系对返回国民党无望之举,何来宋、马两位主席签署国亲政党联盟,论点显然前后矛盾:
2004年连宋配以些微票数败选,「319枪击事件」真相未明,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党内地位并未受到挑战,而推动「国亲合」乃连主席一项公开的重要承诺。若诚如该文章所述,「眼见马英九接棒已成大势,返回国民党无望,方有扁宋会之举」,难道「马英九接棒、取连而代之」后,连主席所挂念的「国亲合」,就成了高明的政治骗局?而2007年宋主席与马主席跨海视讯签订国亲政党联盟协议,是亲民党为人作嫁,一厢情愿?
2008年国民党推马参选总统,亲民党宋主席遵照协议,为马公开站台,且向吴伯雄主席提出诤言,国、民两党提出的「返联公投」与「入联公投」皆不切实际,国际现实环境下都不可行﹗因此,吴主席在花莲造势场合上公开呼应宋主席的建议,大声说出「总统选马英九,公投不领票!」上述种种皆为二十年内的发生的事件,国民党官方智库的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是不记得、还是不清楚?
近几年,政治情势变化极大,亲民党始终期待台湾社会能建构出理性监督的真民主,朝野之间找出共识,寻求大家都能接受的公共政策与愿景。这一切须从认清歷史记取教训,才能切实检讨往正确方向前进﹗而不是膝反射的找战犯、诬陷忠良。
(作者为亲民党文宣部主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