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统赖清德以特使身分25日率团飞往宏都拉斯,出席新任总统卡蕬楚的就职典礼,使得原本例行、仪式性的庆贺活动显得格外敏感,除了显示民进党再度执政,台湾对外关系更趋严峻之外,对寻求政治巅峰的赖清德而言,则是考验的开始。
此次赖清德在副总统任内首度的出访缺乏天时、地利因素配合,至于人和则考验他是否能创造机会,展现未来问鼎国家元首的「总统风范规格」。由于Omicron变异病毒席卷全球,此次行程压缩到6天5夜,限缩赖清德与代表团的挥洒空间。据报导,因疫情的关系,赖清德过境东岸纽约的行程很难安排,因此去回过境美国只能选择洛杉矶与旧金山。
我国的总统或副总统出访一定会将「过境外交」发挥得淋漓尽致,甚至这才是访问成功与否的指标。但此次由于疫情,赖清德无法与美国政界人士面对面互动、参加侨宴,展现他的国际视野、外交手腕及亲和力。即使在宏国,由于空前严苛的「防疫三原则」限制,除了地主国主办的就职大典、国宴及少数拜会行程外,赖清德与台湾代表团几乎与外界隔绝。
美国的《台北法案》曾令民进党政府过于乐观,以为美国强力介入将可确保台湾的邦交无后顾之忧。但去年12月尼加拉瓜突袭式与台湾断交,令台湾措手不及,为避免骨牌效应,稳住仅存的14国邦交更形重要。
宏都拉斯新任总统卡蕬楚在竞选时就信誓旦旦说,当选后外交关系将转向北京,在美国的努力及压力之下,目前打消此意,但不保证未来不会松动。萨尔瓦多、宏都拉斯及瓜地马拉同属「中美洲北三角」国家,贫穷、贪污腐化、暴力及大量移民涌向美国是共同特徵。萨尔瓦多于2018年与台湾断交,宏国及瓜国的邦交也响起警讯,引起台湾高度关切与忧虑。
在此庞大压力下,外交部日前冒着可能抵触美国《外国代理人登记法》的风险,支付瓜地马拉在美国游说每年90万美元加上额外「合理支出」的费用,以及这次大阵仗出席卡蕬楚的就职大典,就是要达成「深化邦谊」目标,但执行起来充满挑战。
台北政坛传言蔡总统派赖清德担任特使是「挖坑给他跳」,这种「阴谋论」过于偏激,但未来2年中,如宏国邦交有任何风吹草动,政敌把帐栽在他头上却不无可能,因此,赖清德此行为国、为己任重道远,绝不能等閒视之。
赖清德此行虽有风险,也有亮点,不但将与美国特使、副总统贺锦丽同台,更可进行实质、有意义的互动。媒体多以「巧遇、寒喧、同框」形容可能的「赖贺会」,但这种互动只有象徵意义,无助深化双边关系,反而凸显美国对台湾的支持「坚若磐石」只是表象。
其实,美台高阶官员在共同场域自然互动乃水到渠成之事,关键在于双方是否有意愿进行实质对话,并于事前规画安排,这才有助于提升双方关系。此外,除了具备总统风范,美方的认同往往是台湾领导人的必要条件之一,赖清德出访固然任务艰鉅,潜在风险颇高,但也可为将来争取大位创造更有利的机会与形势,成果如何,台湾政坛都在密切注意。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