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过去了,让人触目惊心的是,出生人口居然只有15.4万人,相较2016年,蔡英文总统执政至今,出生人口蒸发5.4万人,大减26%,原因何在?
蔡总统上任之后,年年说要因应少子化,却是年年减少新生儿(表一)。2017年煞有其事成立「少子化办公室」,开一次会就停摆;蔡总统说林静仪当选,中二选区生育率会大大提高,这么厉害应该让林静仪当总统,只造福中二选区太可惜了。
民进党会辩解「少子化是趋势」,真正的趋势是马英九总统接棒的2008年出生人数19.9万,到了他交棒的2016年增加到20.8万人。马总统让出生人数增加5%,蔡总统却是减少26%。
影响出生率的因素很多,但经济绝对是关键。马总统被嫌到没一处好,呼吸都有罪,可是他任内出生人数还能够增加;蔡总统把自己执政说得好棒棒,那为什么劳工不敢生小孩?
本文先从一个面向来解析少子化:劳工实质薪资。养育小孩要花钱也花时间,现在年轻夫妻大部分是「有钱最多生两个,没钱一个都不敢生」,而蔡政府的施政是有利于出口外销的制造业,而不利于以内需为主的服务业,这就影响了服务业劳工的生育意愿。
从2016年5月到2021年11月,在蔡总统任期中,台湾的制造业实质总薪资增加10.11%,而服务业实质总薪资却是负成长 -1.1%。这个现象在2021年的疫情更为严重,从表二可以看出,2021年4月疫情出现破口后,制造业、服务业的实质总薪资成长率出现明显的落差,服务业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相较于部分产业股价节节高升,服务业及其从业人员受三级警戒伤害更深,这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如果当年服贸过关,还会如此吗?
台湾「出口靠大陆」是不争的事实,制造业可以靠出口大陆赚钱,服务业可不可以呢?民进党说,不行。但所谓的ECFA服务贸易协定,是放宽陆资到台湾投资,投资就必须挖角劳工;台湾劳工有人抢,薪资自然提高,而台湾的服务业老板则必须面对陆资的竞争。
简言之,服贸协议对服务业的台湾劳工有利,对服务业的台湾资方不利。就以当时常举例的「观光陆资一条龙」为例,就算陆资一条龙也只是让大陆老板赚走原本台湾老板赚的钱,但大陆老板还是要请台湾员工来做事,更多的资方竞争台湾劳工,对劳工来说是有利的。
为什么民进党要为了保障台湾资方的利润,而让台湾劳工赚不到更多的薪水?这真的是民主政治的一个矛盾。至于说陆资来台湾是「统战」,那民进党让台湾的出口依赖大陆不也是统战吗?
《服贸协议》触礁,伤害了台湾的服务业劳工,而服务业劳工的实质薪资减少降低了台湾的生育率,这是蔡政府五年来「少子化恶化」的一部分原因。当年参加太阳花运动的学子,想必也有父母是从事服务业的,今天不妨扪心自问,父母们的处境,有变得更好吗?(作者为政治幕僚)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