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总统上任已经满一年,由于疫情控制时好时坏、阿富汗撤军问题处理失当;再加上美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种种不利因素使得拜登支持度持续探底。2021年美国经济成长率虽然可达5%以上,但下半年表现不如上半年;另外美国目前通货膨胀问题已产生,2021年消费者物价平均上涨4.7%。综合最新民调,目前不支持拜登比例约为52%,支持的比例约为43%,差距已快达两位数,拜登面临上任以来不小的危机。

由于疫情衝击经济,通货膨胀问题浮现,也影响到美国对中国大陆的经贸制裁。自2018年7月美国开始对中国大陆进口产品课徵惩罚性关税,目前仍有约2/3中国大陆进口品被课额外关税。美国国内对此看法一直分歧,支持者认为可对中国大陆产生制裁效果,但反对者认为此措施使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助长物价上涨,另外对劳工也有损害。而美国最近面临通货膨胀问题,重新检讨对中国大陆关税政策声浪更高。最近美国跨党派140多位眾议员,致函贸易代表署代表戴琪,呼吁扩大对中国大陆进口品的额外关税豁免范围。

2020年1月签署的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后续发展,是未来美中经贸关系另一焦点。协定中规定中国大陆必须在2年完成对美国2000亿美元的採购,但中国大陆大约只完成60%。虽然中国认为由于疫情影响而无法达标,不过美国国内要求中国大陆必须先履约补足差额,否则会启动另一波制裁。另外原先不愿降低对中国大陆惩罚性关税的拜登总统,最近表示中国大陆必须先履行採购承诺,美国才有可能调整加徵关税的范围。

美国在其他领域对中国大陆也不会松手,会继续维持对中国大陆出口管制、投资限制,加强对中国大陆及华裔科研人员管制,以及其他反制措施。美国对中国大陆限制主要仍然是以确保美国技术优势为主,另外也考量到人权因素。所以综合而言,拜登政府未来对中国大陆的经贸措施,大致仍将维持原来的框架,美中长期对抗已经不可避免。

中国大陆经济去年虽然表现不错,成长率高达8.1%;然而在美国多重禁令下,对中国影响很大,中国大陆甚至形容遭受百年以来的最大变局。所以中国大陆除了在「十四五规划」推动创新,建立自主供应链,也强调回归实体经济,重视制造业,做好因应美国扩大制裁的准备。另外美国也将在今年开始启动印太经济架构,主要是排除中国大陆影响以巩固供应链,而且美国早已在亚太地区呼朋引伴,加入美国主导的联盟。未来印太经济架构虽然以合作为主,不会涉及到市场开放,但对中国大陆仍会有一定程度衝击;如何因应美国的多重围堵,攸关中国大陆经济的长期发展。

(作者为中华经济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中国大陆 #美国 #问题 #拜登 #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