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食、莱猪陆续入关,我国沦落到「只付代价,但不问对价」的次等地位。
依据日本籍资深媒体人早田健文先生採访福岛当地居民、辐射医学专家的相关内容得知,日本官方对于核灾食品检测採取轻忽和甩锅给民间的态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核食能够有多少的安全性认证、日本政府是否能提供官方数据保证,令人高度存疑。
其次,我们自己的政府,从莱猪的议题开始,就习于採取突袭式/黑箱式/霸道式的手段,只打算透过一场记者会,或发表一篇推拖拉的演讲(例如:推给时空环境不同),就打算草草让人民接受有风险的食物,甚至在本次记者会前一天,才匆匆公布最后一份核食风险评估报告,实在令人诧异。
2018年,人民用779万票通过反核食公投,直接表达不接受核食的意旨,但现在的政府却不理会,在没有讨论完善配套的黑箱作业下,时间一到就只打算开场记者会让核食蒙混入关,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注重食安的政府?行政院甚至在核食解禁的预告记者会中,刻意提到有和「执政县市」讨论,试问,难道在政策拟定的过程中,非绿色执政的县市就该被排除在外?
退一万步想,国人吃了莱猪、吞了核食,除了号称改善国际关系、表达积极争取加入CPTPP之外,似乎也没有具体的「对价」,于是我们很可能凭白无故吃了风险食物,让别国的政客可以在他们的国家「骄其妻妾」或当成「他们的」大内宣政绩,除了获得外国几句嘴巴上空泛的外交褒扬之外,其他似乎什么都没有得到,日本的核食问题也是如出一辙!
台湾如今沦落到,我们已经付出了代价,但只换来对方表示「我愿意和你开始启动谈判」这样空泛的口头之利。今天记者会中,政府高官也明白表示开放核食「仅仅是有助于参与经贸组织,但并非充分条件」、「仅为排除障碍,但后续仍要努力划船」,这证明了我们即使自行开放,但是却不保证能换到什么。
日本食品每年进口台湾高达63万批次,即使政府强调过去十年未开放日本核灾食品期间,已经累积检测18万件且全部合格,但未来若开放核食,那么,我们号称的边境检查的103位人力、号称每年7万件的检测量能,能否同时满足日本福岛等五县市食品的逐批检测以及日本其他地区的所有食品检测需求?市面上要如何落实明确的标示或採用独立的专柜贩售,让民眾可以很明确的自行选择要不要接受风险?我们的抽查/秘密客查访机制为何?台湾民眾如何自行送验有疑虑的核食?这些都没有事先的完整沟通和说明,这是标准的黑箱作业。
政府很爱夸口台湾的国际地位提升,但今天的核食开放,让我们已经沦落为:付出了代价,但是仍得不到「对价」的次等地位。(作者为前国民党智库副执行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