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程车司机一路成为媒体大亨,并一手打造了台湾举足轻重媒体王国的三立电视台董事长林崑海日前过世。由于林崑海生前积极涉入政治,也让以他为首的民进党派系「涌言会」,因为有三立集团的媒体资源支持,得以在民进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一席之地。也因此当林崑海过世之后,外界不但对三立电视未来的经营权与经营方向大感好奇,更关心民进党与三立长久以来建立的「政媒合作」关系,未来是否会产生怎样的改变,又会对台湾的政局造成怎样的影响。

在民主社会里面,媒体往往被视为宪法规范的行政、立法、司法之外的「第四权」。因为媒体不带立场、只问是非,并且公开透明的讯息披露,是民主社会的人民监督制衡统治者公权力的重要管道。媒体应该时时刻刻站在当权者的对立面,并与人民站在同一阵线。媒体唯一应该有的立场,就是人民的立场。然而当政府想将政治的手伸进媒体操弄舆论,或是当部分媒体为了获取私利而向政府及特定政党靠拢,那么长久之下,民主社会的平衡就会逐渐崩坏。民眾再也无法获取正确的资讯,媒体也只沦为替当权者服务的宣传工具,更有甚者,成为当权者愚弄与欺瞒老百姓的帮凶。

这就是为什么,瑞士在上周2月13日的全国公投时,「是否支持政府补助媒体」一案最后没有过关的原因。因为虽然当前媒体的生存环境受到网路很大的挑战,瑞士政府原本想要扩编媒体补助预算的本意,也只是希望让更多独立媒体得以生存。可是瑞士民眾很会就发现,到时候最容易获取政府预算的,依旧会是本来就已经业大势大的几家媒体集团。而一旦这些媒体接受了国家补助,它们未来的独立性就会更加令人担忧。所以最后瑞士民眾还是否决了政府的这项提案,拒绝政府给予媒体补助。

反观台湾,不但有媒体长期不避嫌地涉入政党之中,与政党往来密切,在蔡政府上台以后,关于政府编列预算养网军、利用网军遂行政治宣传战的传闻也不曾间断。虽然政府一直以来都是以「媒体宣传公关预算」的名称,将这笔运用在媒体与网路的经费草草带过,并认为网路时代的「假讯息、假新闻」充斥,政府必须时刻「打假」。但究竟政府有没有在有意或是无意间,塑造了一个独裁权威式的一言堂媒体环境,并限制了让社会得以讨论、监督并且创造更多参与的可能性?尤其在政府执意关掉中天以后,更是让政府只准整个社会存在一种声音的意图更加明显,让蔡政府遂行民主独裁的统治之路更加畅行无阻。

反对意见的存在无论当政者喜不喜欢,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因为有反对与质疑,才能创造对话与改进的空间,让国家社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作者为口译工作者)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媒体 #立场 #政府 #独裁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