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达电厂开关场事故导致全台大停电,造成民眾生活不便,科技与石化业生产骤然中断,损失以百亿计。蔡英文总统故作轻松,说要加速推动分散性电网;行政院长苏贞昌要求经济部提出调查报告并究责,经济部承诺督导台电检讨防护系统、强化「防呆」机制以及人员训练,电力相关基础设施也要加速改善,府院部只在事物范围内打转,全然不提政治责任。
停电的罪魁祸首是谁
首先必须厘清事故原因背后真相,民进党2016年执政开始推动非核家园政策后,已5度大停电,行政院通通认定是台电基层的错误,但台湾缺电问题严重,已是全民的共同认知,大停电真的和电力供应紧缺无关吗?
民进党口号治国,善用华丽言词包装政策,实际上政策根本行不通。其中包括能源政策,说用绿能取代核电是进步价值,透过「非核家园」促使能源转型,夸称光电与绿电可以适时补足废核的缺口,事实证明渺然空洞。这次大停电固然是基层操作疏失,但电力若供应稳定,岂会瞬间造成整个电网崩溃?早年基层不是没出过错,但并未造成如此严重后果。
过去两年的「备转容量曲线」统计显示,每日备转容量高低起伏很大,以前变动不超过200万瓩,现在可以相差到4、500万瓩,足以证明再生能源对电网带来很大负担。躁进的非核政策与绿能目标让台湾电网体质大不如前,只要出现一点小变数就会系统大崩溃。
每次停电之后,台电就成眾矢之的,更是政府高层甩锅的替罪羔羊。台电固然难脱责任,但次次检讨、改革,都是基层倒楣,关键在于能源政策失灵却拒绝面对,所以对台电採取极限施压政策,已成为台电不可承受之重,这不是执行操作人员可以解决的。
窘境的罪魁祸首是谁?现行能源政策是为蔡英文竞选总统时所规画,为其八年任期量身订做,预计于她卸任时执行完竣,根本不是为台湾长远发展而打造的可大可久政策,而且执行时偏执而躁进,只能说是在打造「人设」,而不是台湾长远利益打算。
现在为了平息民眾与企业的怒火,为了维繫反核电、爱绿能的虚假形象,为了将脱离现实的能源政策拖到这任总统任期届满,又再虚言检讨改进,又在追究台电人员责任。然而,台电的董事长、总经理辞职无济于事,经济部长王美花也担不起责任,自请处分只是帮蔡政府泄压。蔡英文总统自己认清现实,放下面子顾里子,大幅修改能源政策,才能根本面对问题的唯一正道。然而,反正万方有错,罪不在己;好官我自为之,坏政策硬撑到底,烂摊子两年后新政府去伤脑筋。
缺电和涨电价的苦果
蔡政府对台电极尽压榨与压迫之能事,明明是弱智的坏政策却强要执行到底,已使台湾面临严重的缺电危机。目前核四厂封存,公投失败后更无启动的可能,核二、核三如期退役后,台湾将享有「非核家园」美名,但也要承受「空污岛」、「缺电岛」恶名。届时企业和民眾要时时追问:电从哪里来?燃煤发电「用好用满」会如何伤害民眾的健康?
缺电、空污问题外,台湾还要面对高电费问题。燃气及燃煤发电成本已增,乌克兰战事爆发又衝击能源供应,预期今年上涨至少5成,推算台电发电成本每度至少提高3成。在电价不准涨的民粹政策下,台电1月已亏损59亿元,若不大幅调高电价,今年亏损至少千亿元。
重启核四公投失败,投资近3千亿元的核四成为废物,政府不愿承担财务损失,台电只能调高电费让全民分摊。核能发电每度成本1.33元,且不受国际能源价格大涨影响,今年可为台湾节省200多亿元,3、4年后就没有这么廉价的基载电源了。这些因素加总起来,长期备受压抑的台湾电价岂能不惊惊涨?届时蔡总统已平安下岗,人民却要绵绵无绝期承受她所造成的电力短缺和电价高涨的苦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