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的台北好不热闹,美国前官员组团来访就有两团,一团是在3月1日由美国在台协会安排、前美国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穆伦(Mike Mullen)率领来访30小时,另一团则是在3月2日由共和党籍、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来访4天3夜。这样的情况应是美国与中华民国断交后首见。若深究这两团访台背后的政治意涵,其中至少有三点值得提出以供参考。

首先,美国内政选举的战场延伸到台湾。就常理判断,我国外交部应不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硬是将两团安排连着两天抵台,所以合理的推论是,其中至少有一团是对方要求在指定日期前来,箇中原因最可能是跟即将到来的美国期中选举以及总统拜登(Joe Biden)下滑甚多的支持度有关。

蓬佩奥抨击民主党政府的外交政策不遗余力,尤其是对中共当局的。例如他说拜登的中国政策显示了美国的弱点,亦即没有决心与能力去保护美国利益。所以如果是穆伦团要求早蓬佩奥一天抵台,就有要先「消毒」的意味,如果是蓬佩奥要求跟穆伦团「拚场」,那更有浓浓的政治味。

第二,访团对台均表强力支持,但具官方色彩者始终不愿触及敏感的两岸主权议题。拜登政府去年4月委请前联邦参议员陶德(Chris Dodd)率团访台,今年3月则再由穆伦率团,显示美国将定期或在必要时派团到台湾表示其对台「坚若磐石的承诺」。此外,这些访团始终关切台湾如何展现自我防卫的决心,包括国防预算能否达国内生产总额(GDP)的3%,以及包括后备兵力在内的国防改革是否到位。

至于「以台制陆」或媒体称「最挺台湾的国务卿」蓬佩奥,在此次访问称「台湾已是独立国家,名字叫中华民国(台湾),美国政府早就该给予外交承认」。他在推特中其实使用的是「Republic of China(Taiwan)」,然而重点是,他若真如是想,他在任内有《台湾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等法律工具可用,至少也应由他或副国务卿访台,可见在朝时受到中共当局的压力有多大。

最后,美国官方藉访团向中共当局进行政治沟通。穆伦于总统府致词时说,他率领由「私人公民」(private citizens)组成的访团来台,从头到尾没提美国政府于组团中的角色。穆伦团也像去年陶德团一般,在出发前才由外媒披露,并非由官方公布。而且,穆伦团搭乘商务包机前来,不若去年的陶德团是搭行政专机。

这些都显示了拜登政府台海政策谨慎的一面,尽量在其「一中政策」下与台湾各界互动,相信中共当局也读得出来这样的讯息。

蔡英文政府应从拜登政府与中共当局的政治沟通习得一些经验,在强调台湾如何强化备战之时,更应利用与中共当局的政治沟通以止战、避战。拜登政府与中共当局有三个公报作为政治基础,在对内容求同存异之下,直接的或像前述间接的沟通从未间断。反观台湾在民进党治下,有本钱不与中共当局进行有意义的政治沟通,又可止战、避战吗?

(作者为政治大学外交学系副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台湾 #中共当局 #穆伦 #沟通 #蓬佩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