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事延烧,不断有人鼓吹「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藉乌克兰危机警示「抗中才能保台」,既符合当前主流意识,也藉机修理大陆。但从歷史长河看,大陆对台政策70年来一以贯之;相较来说,美国「冷战」时期斗垮前苏联,视中国为头号敌人后的「抗中」政策始自2017年,决策始终随国际形势摇摆不定。就此而言,美中对台政策的变与不变,很值得吾人省思。

抗中不一定能保台

乌克兰形势仍在未定之天,两岸是和是战愈发引人关注。随着美中关系紧张,台海上空也乌云密布,蔡政府上台至今,除年度预算不断增加国防支出外,更通过战机採购及提升海空战力两个特别预算案,再加上潜舰国造特别预算案,任内军事预算已破兆;同时,川普对台军售逾5千亿元,拜登总统虽有节制,但「抗中」形势未减,不断要求台湾展现「自我防卫」决心,两岸真到临战地步?

眾所周知,近两任美国总统及其阁员鼓吹中共武力犯台不遗余力。去年3月美印太司令戴维森眾院作证被问到,未来10年中国採取军事行动最可能目标时,他说「台湾首当其衝」,时间最快2027年;英国《经济学人》接着称,「台湾是地表最危险地区」;去年11月美国《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年度报告》,直指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可能下令攻台。美不断宣传中共将「武统」,台湾民进党政府跟着摇旗吶喊,俨然攻台已是指日可数。

但我们想问的是,难道大陆是在蔡总统上台才喊出「武统」?习近平掌权后才修改对台政策加上「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实情并非如此。1949年大陆易帜初期,中共领导人毛泽东确实只想「武力解放」台湾,但金门海战失利后,紧接着韩战爆发、美台签署共同防御条约,国际及两岸形势骤变,大陆对台政策也在渐进发展中逐步定锚。

大陆从「武力解放」走向「和平统一」最关键时点,在1955年印尼万隆召开亚非政府首脑会议上。大陆总理周恩来说,「中国愿同美国坐下来谈,讨论和缓远东紧张局势,特别是和缓台湾地区紧张局势问题。」隔年北京召开第二届政协常委会,周恩来提出「为争取和平解放台湾,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号召,成为中共日后「一纲四目」对台方针的雏型和缩影。

蓬佩奥发誓别人死

中共建政至今逾70年,歷经文革反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成为中共对台政策主轴。但不管什么时期,「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始终横亘各主政时期,不因执政更替或国际形势递嬗而转变。可以说,中共建政前30年,强调「解放台湾」时期也分「战争」与「和平」两种模式;邓小平改革开放及至习近平主政时期,对台政策核心除「坚持一中原则」外,仍强调「和平统一,但也不排除使用武力」。

质言之,军事行动乃国家主权象徵,任何国家皆不可能自我限缩主权,放弃使用武力。吾人可设想,若北韩要求南韩「放弃使用武力」以举行统一谈判,南韩必不可能允诺。实则重点不在承诺与否,而是对台政策得以持续70年不变,表明必存有一定的预期性。如今美国拉高「抗中」态势,北京就随之起舞对台动武,可能吗?毛泽东早年不断强调「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习近平认定全球处于「东升西降」,不会连这点战略判断都没有。再说,俄乌战事后果难料,美国更需中国合作以稳定全球形势,「抗中」能持续多久不无疑问。

前副总统吕秀莲质疑「抗中」不一定能「保台」,并且提醒执政党,乌克兰面积相当于台湾80倍大,乌克兰人有地方避难,蕞尔小岛台湾能去哪里?台湾与其承受美国鹰派政客及军工企业施压,不断「扩军」,让两岸成为不定时炸弹,何不从70年来两岸关系寻解药,找智慧。

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3月初访台时,语出惊人呼吁美国应给予台湾外交承认;美国在台协会(AIT)前处长司徒文不以为然警告说,影响两岸的公开发言转变,都应与台湾政府协商,否则中国激烈反应,受害承担的永远是台湾,且正应验了「发誓让别人去死」的结果,更是当前乌克兰民眾流离失所的写照。

#台湾 #不断 #抗中 #美国 #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