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俄乌战争已经一个多月,目前还继续进行中,实际的作战状况,还有待战争后的检讨及学习。不过奇怪的是,我们却有了立即的反应,先顺势强调后备部队教育召集之重要性,接着风起云涌地倡议,要将目前四个月的义务役,延长至十个月或一年。延长兵役的国防重大政策,因俄乌衝突,就立刻转向。当初仓促决议缩减役期,现在又立即延长,政策反覆,宜先检讨歷年缩减兵役期限的荒谬,再回归军事专业的立场,就作战人力需求,深入研究适当的服役期限。
当初缩短役期时,大多数的主事者或为政治考量,几乎一面倒的强调现代化作战的特质及专业,要以志愿役取代义务役。现在却立刻要修改政策,延长役期及增强后备部队的训练。更有人呼应要转向全民皆兵的国土防卫,甚至还有倡议建立社区防卫,似乎要回归人民游击战的趋势。政策的转变,过于轻率,未就事实评估,必将付出代价。国防的问题,不是延长役期,而是现行军事训练是否扎实,能产生高价值的作战效率及效益。
当然后备役训练方式及教官素质需要改进,但真正更要检讨及强化的还是现役部队之教训。国防政策固然要与时俱进的调整,但是当前我们国防的问题,不仅是在后备部队,三军现役部队的个人编装及训练,反而应该列入第一优先。蔡总统接受外国媒体访问时,曾公开说明有美军方人员在台湾。后经揭露,大部分都是从事战技层级的训练。国军建军备战多年,为何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战技水准评估及准则发展能量?引进新式装备固然需要与外军交流学习,但是部队基本的战技,是须要建立在务实的训练上。没有重视基层作战问题及有效资源注入,现在的结果是只能抄袭模仿。歷年来对美军事採购,动则数百亿,然对基层战斗部队的装备训练投资,则微不足道。
七年前,海军陆战队水中爆破中队队长,就曾经因自购个人装备,而受到上级关切,影响士气,最后提早退伍。又如:海军舰艇的工作服及备战装备,明显的缺防火头套及手套,且个人轻武器及通信装备落伍。详查国军个人装备,可能除飞行部队外,其它都跟不上现代化的作战。国防部也许有汰换计画,但是优先等级低、进度太慢,且许多个装只有採购验收,没有经过部队实际作战测试及验证,与美军相差甚远。
除了训练,国军准则发展太过僵化。看起来琳琅满目,数量眾多,无论教纲、教则、教范、手册,内容多为翻译及原有版本之重组,甚少自行研发及认证。准则的发展多以字计算稿酬,预算有限,难有真正的发展及运用研究。没有优质的准则,教官就编写不出好的教材,训练品质可知矣。
国防教育及训练政策上,军官重作战指挥领导,以管理为主;士官是部队专业的骨干,以技术为导向。两者所受的教育及训练不同,应该清楚划分,但是现行军事教育投资,有些许多怪异现象,例如:军事院校研究所招生,受教育者,是女生比男生多、士官比军官多、指职军官比正期官校军官多。且各军事院校教育课目的改革,是相当迟缓而跟不上数位化作战的脚步。这些才是要立即解决的国防军事教训问题。
蔡总统说:「台湾不是乌克兰」,两者生存条件及作战环境,大不相同,我们要学习别人的惨痛经验,但是国防政策的改变,要审慎评估,应以检视现役的问题优先,否则消耗国力及大量资源,不仅预算是由人民买单,政策的摇摆,更无助战力增长,却要由全民承担后果。(作者为国际应急管理协会台湾代表)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