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副总统吕秀莲日前在脸书表示,全世界都有间接参与到俄乌战争中,战争的残酷让这场战争没有赢家,无论俄罗斯还是乌克兰都是双输,而俄乌战争也让台海局势备受关切,因为台湾早被《经济学人》认定为是「地球上最危险的地方」了。因此,她将于5月14日与宗教界一同发动「和平爱台湾」大游行。
吕秀莲并指出了现在台湾政府所不愿承认的事实,那就是儘管美国号召民主联盟声援台湾没错,然而,美国只有协助台湾提升自我防卫能力的义务,没有直接派兵援台参战的责任。对此,从拜登政府与欧洲各国在俄乌战争中「援助」乌克兰的做法便可知晓,美国今日对乌克兰的态度,其实就是一直以来对台湾「坚若磐石」的承诺。
要和平要先避免战争、避免衝突
自川普政府任内,共军机舰「绕台」的举动与日俱增,其军机「绕台」的概略路径有三,一是由台湾海峡中线以南空域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西南角、再依循相似路线飞返中国,二为自东沙岛东北方空域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后飞离,第三则是自台湾海峡中线以南空域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西南空域后、于巴士海峡空域转向台湾防空识别区东南界飞行再依循相似路线飞返中国。
可以说,共军军机在台湾防空识别区西南空域与东南空域频密的「绕台」,其目的是要创造与阻止国际间欲干预台湾事务的严正警告,并预先进行「战场经营」,以备不时之需遂行其「反介入/区域拒止」。两岸虽离正式开战尚有一段距离,但此情况若未获改善,会使台湾陷入两种不利状况。
第一,未来台湾可能不胜其扰而无更具体有力的反制行为;第二,美军可能介入台海战争的底线与决心是否改变美国的「战略模糊」政策。此外,共军也可能正在等待国军开启第一击、或是美国採取与台湾更为深入的军事合作,为其发动台海战争找到某种「正当理由」,若不慎擦枪走火,届时战争势必不可避免。
因此,现阶段在国军不能受到挑衅而擦枪走火、轻启战端的前提下,应对共军的「战略容忍(Strategic Tolerance)」必需持续坚持,静待战略环境的转变,同时应以超越军事战略的宏观态度来决定整体防卫战略,这会比一直配合美国战略规划向其购买军售、持续武装台湾成为「刺猬岛」或「豪猪」来得更加适当,也会比整日高喊「联美、抗中、保台」,向中国示威叫嚣较有助于台海和平。
对于共军军机在台湾防空识别区西南空域与东南空域的频密「绕台」,其实防空识别区的划设并无法作为台湾伸张空域主权的依据。该空域划设目的乃基于国防安全需求,并考量自身所受威胁程度范围,加上配合冷战时期美国防堵共产主义势力扩张的岛链封锁战略等因素,所单方面设定的防空预警应变区域。
而具有国家主权性质的完全排他性领空范围,则仅限于该国领土及领海上方空域,也就是从领海基线向外延伸12海里的范围;换言之,台湾目前实质的领海及领空范围,就是台湾本岛及澎湖等外岛离岛往外延伸的12海里上空的范围。
国际法揭示在领空外区域禁止执行强制或动武行为,若共军军机只是经常性的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以极具挑衅意味的方式周旋在介于领空及防空识别区之间的高度敏感区域,但却又无明显展现欲穿越台湾领空范围、也没有想要对我国空军防空拦截机显露动武行为的话,那台湾亦不具有对其强制驱离的国际法理性。长此以往,必将造成国军用兵进退踌躇,增加两岸军方擦枪走火的危机。
不主动发起第一击的模糊空间
随着美中两个超级强国战略竞争状态与博弈局势的不断提高,共军在军事层面的动作最明显的就是提高了在南海、东海及台海的实战化军事演习,尤其是深入台湾防空识别区的「绕台」行为遽增,使得敌对的双方战轰机飞行员增加了在空中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而每次接触对飞行员本身而言,都面临到了对于彼此作战意图各自解读的困境。
以普遍性、非战争状态的「交战准则」来说,,不论是哪一方,不主动开第一枪是所有前线部队的一般作战准则,因此,美、中、台三方都应该设法减少战略压力才能有效确保区域的安全与和平。
而对台湾而言,虽然也具有不主动挑起「第一击」的认知,但国军为因应诡谲多变的台海局势,已逐步调整「经常战备时期突发状况处置规定」相关作法,并将所谓的「第一击」定义为「自卫反击权」,意即若共军有明显攻台意图及徵候、或者共军机舰对我国有明确攻击的行为举措时,才得由权责长官核准后遂行「自卫反击权」。
但所谓的「实际威胁及明确攻击行为」在精确的评估上,的确是存在相当大的模糊空间,而且极富主观性,共军得以运用此一模糊空间,对台湾的防空识别区、领海及领空范围步步进逼,紧缩台湾的防御纵深。因此,「不主动发动第一击接战指导」对于国军而言,既是矛、亦是盾。
此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于2020年9月21日更是抛出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存在所谓的海峡中线」的说法,一方面呼吁两岸双方应克制,另一方面则发出更大的警告讯号,严格考验着台湾政府及国军高层对于反制共军机舰「绕台」的应对机制和运用策略,也让台湾是否该抛开冷战以衝突为导向的区域联防思维来与时俱进、适度调整防空识别区范围的讨论浮现。
从台湾国际战略学会与台湾国际研究学会自2020年10月、2021年3月以及今年3月所进行的三次「台海安全」系列民调可知,大多数的台湾民眾还是希望两岸可以和平往来的,信任美国会为台湾出兵的「善意」与「诚意」、还有坚持要「抗中」的比率都是有限的。显然地,一味地操作「联美、抗中、保台」,提升两岸敌意的举动是会助长台海的战略风险的,不可不慎。
(作者为国立联合大学助理教授,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研究员,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