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普遍认为,美国无形军力在乌克兰战场大显身手,只要是看不到的部分,都是美军无形军力的展现,例如人脸辨识、情报搜集、指挥管制、定位系统等等。

这就等于把美国大脑嫁接在乌克兰身体之上,以这个先进的大脑直接指挥乌克兰的手脚对抗俄罗斯。管用吗?

无形军力能够做什么?

我们所谓的无形战力指的不是精神战力,指的是美军C4ISR系统,以其先进的ISR系统发现并锁定俄军目标,然后指挥就近的乌军打击。

这是一种新型态的「分布式游击战」,一旦美国和北约的卫星或电子侦察机监测到俄军的动向,就会向附近的乌军传达,美军指管系统的AI会运算最佳的攻击方式,然后「下单」给附近的乌军打击单元执行任务。看起来,这种打法的确可以拖慢俄军的进程、并避免大规模的伤亡。

例如3月7日晚上,乌克兰政府报导,海军陆战队通过火箭炮击沉了俄罗斯黑海舰队22160型导弹护卫舰,儘管其真实性需要打一个问号,但相关视频表示,确有一艘护卫舰被火箭炮命中并起火。

根据统计,俄罗斯在乌克兰损失了将近1700辆战车和装甲车,包括在衝突中被摧毁、受伤或被俘,其他损失的战车包括缺乏燃料、机械故障等原因被抛弃,大多是乌克兰民兵或正规军分布式游击战的成果。

苏-34与苏-35被单兵防空武器击落,原本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单兵以肉眼发现直升机并击落是可能的,战斗机的速度极快,只有先进的防空雷达、甚至于预警机或卫星才可能发现。

还有,这两架战斗机都是在低空被击落,表示它们并没有搭载先进的制导武器,而是传统的铁炸弹,必须低空飞行才能命中目标。这绝不是阴错阳差,美军事先就侦知俄机动态,提前把战情「下单」给附近乌军进行打击。

至于乌军使用土耳其TB-2无人机,透过人脸辨识技术击毙俄军7位将领,更是在无形战力的支援之下完成,可见现代战争似乎不需要硬碰硬的对抗,许多软杀技术就已经决定了战场胜负。

AI技术没读懂的普丁

媒体普遍认为,乌克兰战争中乌军使用了美军的AI技术,例如利用人脸辨识系统击杀俄军将领、察打一体无人机击毁俄军战车、近战武器击毁战车与飞机、GPS全球定位系统告知乌军打击目标等等。但在本质上,这场战争是战略与技术的竞争。

例如媒体报导,7位俄军将领被歼灭,事实上,自苏联垮台以后的30年,俄军已经战死数十位将军,仅仅在叙利亚就有4位将领战死。普丁不会因为死了几位将领与士兵、若干武器装备被击毁,就动摇其意志。

而且,击毙俄军将领不会让事情更好,因为新接任的领导为图表现,可能比上一人更加谨慎与极端甚或残酷。

习近平与普丁都属强人性格,在用兵方面,习近平的决策特质是慎战与战略定力,虽然普丁毫不慎战,但却有足够的战略定力。普丁不会在乎俄军将领的死亡,他在乎的是能不能透过消耗战达到战略目标。

许多学者认为美军介入乌克兰战争颇多,特别是在AI技术方面取得相当的成果。但我们要知道,目前的AI技术只能让我们在C4ISR系统里面,协助我们比对手更快而更有效的作出战斗决策,即使对手在抵消这种情况时,却更容易受到另一种情况的攻击,而陷入多重困境之中,我们不至于陷入被动。

机器的自主性是智慧高低的表现,机器的自主性越高也越聪明,机器学习得越多、自主性也越高、也就越聪明。

儘管如此,AI技术对于「人」的判断与理解,却还是不足。例如战前大家普遍的认为乌克兰战争是一场闪击战,怎么就没有人认为是有限的消耗战?至少要列为备选方案之一。是因为人太懒惰、还是机器太笨?

AI技术与自主系统是必须的,特别是评估对方决策者的心智活动。但是很明显,美军对于普丁心智活动的评估有问题,从车臣战争、乔治亚战争到克里米亚战争,美国对于普丁所总结的经验似乎是「截断式的实证经验」,缺乏现实限制性因素例如经济和未来的问题,不免做出闪击战的错误判断。

这可说是技术的缺陷,它固然能够协助我们作出最佳、最有效的战斗决策,但是目前它的功能似乎也仅此为止。一旦整体战略判断错误,接下来第二阶段俄军撤守乌东地区的战争就难以应对了。

如果未来美军打算以AI技术对付解放军,但若只是基于技术或战斗技巧,却不把中国领导人特有的慎战与战略定力纳入AI运算系统之内,恐怕又要错估形势了。

美军脑袋、台湾拳脚?

从乌克兰战争中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结论:在未来台海战争中,美军将不会援助台湾,但会不断供应军备让台湾自我防卫,最多就是提供C4ISR服务,在幕后指挥国军作战,而且是以乌克兰式的分布式游击战作为指导方针,就是把美国大脑移植到台湾身上。

能不能像乌克兰一样的成功,还很难讲,无论是美军或国军都得面对一个致命的前提:网路与通信的断绝。

在乌克兰战争期间,我们看到网红总统和到处乱窜的西方记者,完全掌握了话语权,俄罗斯声音消失在战火之中。

想想看,对于一个慎战而又具备高度战略定力的领导人像是习近平,他会容许西方记者和我政府发言人每天召开记者招待会发布战报吗?当然不会!若是开战,解放军必然先切断台湾所有对外的网路与通信系统,想要知道具体战况,只能接受北京国防部发言人的说法。

由于网路的无线化、通信的网路化,现在的网路和通信系统早就合而为一,断网与断通是相同的事情。因此,无论是美军或国军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不是承受实质上的武力打击,而是在断网与断通之后的指挥作战,如果没有网路与通信,那么把谁的脑袋移植到谁的脖子之上都没有用。

(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研究员,法国博士,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俄军 #技术 #美军 #乌克兰 #C4I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