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军事冲突明显有长期化趋势,俄罗斯总统普丁毫无疑问是撼动现行国际秩序的最强悍挑战者。儘管美国总统拜登叫嚷普丁是战犯、屠夫,姑且不论俄罗斯和西方阵营之间的是非曲直,没有人会质疑普丁是一条硬汉、满腔热血的爱国者。
普丁的家乡是圣彼得堡。这是普丁最崇拜的彼得大帝「用刺刀画出来的城市」。记得在2003年,圣彼得堡建城三百周年,俄罗斯豪掷15亿美元为「帝都」举办生日派对,包括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内的世界四十多个国家领导人、逾五千多王公贵族及名流专程捧场。
这个伟大城市长达三个世纪的沧桑,镕铸了俄罗斯帝国的军魂及荣光。誉为「俄罗斯的海军摇篮」,圣彼得堡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军港之一。
这里原是一望无际的沼泽,食物需要马车长程运输,哨兵有时还会被狼吃掉。为了打开出海口,建立强大的俄罗斯帝国,彼得大帝于1703年从身边一名士兵手中接过一把刺刀,在地上划了两个十字形状的划痕(其意义有点像邓小平1979年在中国南海边划了一个圈),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在随后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圣彼得堡一直是俄罗斯帝国的首都。毛泽东所说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寧主义」,正是发生在圣彼得堡。全市与列寧的革命生涯相关的地点超过230个 。1917年11月炮击冬宫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作为俄军歷史最悠久的炮舰、十月革命的象徵,依然珍藏在博物馆 。
圣彼得堡多次因时空背景而更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叫列寧格勒,因被德军围困封锁长达900天,成为现代史上歷时最长、破坏最严重、伤亡人数最多的围城战之一。英国《旗帜晚报》曾经讚嘆,「这是人类在经受不可思议的考验取得辉煌胜利的一个榜样」。
对俄罗斯人来说,这座美轮美奂的城市还被誉为「通往欧洲的窗口」,对改革开放作出了伟大贡献。正是通过这个窗口,彼得大帝韬光养晦,励精图治,带领全国人民摆脱了贫困和愚昧,通过引入西方的先进文化、科学技术、商业模式,使俄罗斯从一个封闭落后,如同阿富汗一样的内陆国家,跻身为欧洲强国之列。
(1709年,彼德大帝的军队与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的军队在波尔塔瓦会战。俄军在此击败瑞典,而两国战争最终以俄国胜利,取代瑞典成为欧洲列强)
彼得不愧是大帝(Peter the Great ),东征西讨,帝国无疆,除了征战瑞典、土耳其、波斯,还不停东扩,侵占东北亚的堪察加半岛(清朝称甘查甲),以及与日本有主权争议的千岛群岛。彼得大帝晚年还曾企图侵吞中国长城以北地区,因鞭长莫及而未能得逞。
1945年,斯大林签署最高统帅命令,普丁的家乡列寧格勒市,与现正遭俄军狂轰滥炸的乌克兰城市敖德萨,同一批被授予为「伟大卫国战争英雄城市」。
崇尚武力征服,是克格勃(KGB)出身的普丁的人生信条。这从他说过的铁血金句或二手名言可见一斑,「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情,而我的任务是送他们见上帝」,「如果不准备动武,就不要拿起武器」。号称「战斗民族」的俄罗斯还有句民谚,「铁棍横扫,无招可挡,若再抵抗,铁棍加粗」。
普丁最自豪也最信任的是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喜欢引用老沙皇亚歷山大二世的名言:俄罗斯只有两个盟友——陆军和海军。普丁还说过,去部队视察的时候,从来不必带保镖。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牺牲二千七百万人,卫国战争在每一个家庭都打下了烙印,包括父亲在战场上废掉一条腿的普丁。莫斯科红场的阅兵足以令国民热血沸腾。我们时不时可以看见电视镜头前的普丁眼泛泪光,那是帝国荣耀感召下流露出来的铁汉柔情。
俄罗斯军费占GDP的4.3%,是所有大国占比最高的。儘管其经济规模仅及中国的珠三角,但普丁在2004年曾经豪言,「即使把克里姆林宫卖了,也要及时造出新一代潜艇,因为这关系到俄罗斯的未来」。这话听来有点像陈毅元帅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经过三年饥荒说的一句话,「哪怕是中国人当掉裤子,也要搞出原子弹」。
缅怀帝国荣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抵消俄罗斯人对物质生活贫乏的影响。外国游客在莫斯科街头看到可能难以理解的东西,在俄罗斯心中却是非常正常,如朱可夫元帅的巨幅画像至今仍高悬在很西化的购物商场。
2000年登上权力巅峰的普丁豪言,「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今年刚好是普丁上任22年,他的承诺兑现了吗?见仁见智吧。
笔者想说的是,一个大国,不仅仅看军事肌肉的厚度。俄罗斯在军事上可能还是超级大国,但在经济、高科技、金融、人口规模都不是了。受西方前所未有的严厉制裁,俄国经济体量很可能跌出G20。美帝及其盟友以后可能不必像这次向主办国印尼施压一样,阻挠俄国出席G20峰会。
况且,世人长期以来对俄罗斯作为全球第二大军事强国的地位没有任何狐疑。但是,经过40多天在乌克兰展开的「特别军事行动」,俄军的实力有点呵呵了。
俄罗斯着名经济学家Vladislav Belov在接受德国之声採访时遗憾地表示,俄罗斯人的购买能力是欧洲最低的。在俄国见不到中国那种气势如虹的基建成就,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仅有一条高速公路,简直令人难堪。
俄罗斯对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有很高的期望,冀能改善民生,提振经济。但是,中国小心翼翼,不想让昔日的老大哥有做小弟的感觉。
1922年成立、1991年解体的苏联,在普丁看来,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的灾难」。苏联国土面积占地球的六分之一,儘管解体之后分裂出去15个国家,俄罗斯仍然是世界上最巨无霸的国家,横跨欧亚大陆,包括从中国割去的14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相当于当今两个法国与一个波兰面积的总和)。
仅算欧洲的部分,仍然是欧洲最大,然而这个数字还不到俄罗斯全部国土的五分之一,其森林面积仅次于涵盖八个国家的亚马逊雨林。然而,普丁大帝说了,「俄罗斯疆土确实很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沉缅帝国荣光而不能自拔,是普丁永远的乡愁(Nostalgia)。(作者为资深传媒人, 香港传媒主笔协会成员)
(本文授权中时新闻网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