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院日前发布「2021年各国人权实施报告」,其中台湾在各项人权指标中都表现良好,唯独在「言论自由」这一块,被国务院特别点出来有疑虑。

儘管台湾政府并没有明令禁止人民使用网路或进行言论审查,然而诽谤与公然侮辱仍被视为刑事犯罪的事实,依旧对人民行使言论自由有相当程度的限制,尤其对记者行使媒体自由。这已经是美国国务院连续第二年对台湾将诽谤与公然侮辱视为刑事犯罪而非民事犯罪表达关切。

报告中还认为,台湾记者行使媒体权时,不但受到这两项刑事罪嫌的箝制,也时常因为报导内容而遭受网路谩骂与霸凌。虽然实务上,鲜少有记者真的因为被报导对象提告就被定罪的情况,但无形之中还是会对媒体记者形成压力。另外,报告中也特别提到了蔡政府关中天新闻台的决定,并记录此事是因为 NCC 拒绝更新中天执照才会导致中天关台,而在野官员和学研界也将此举视为政府对中天时常批评执政党的报復。

台湾人的言论到底是越来越自由,还是越来越限缩,大家都心知肚明。儘管我们早已脱离法律明文规定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的年代,政府权力也不能再像戒严时期这么明目张胆。但现在更矛盾的,是政府表面上推行民主法治,私底下依然想对言论大加箝制。更有甚之,透过操作网路上匿名、不知真偽的所谓民意,对反对意见出征挞伐,让所有人都开始害怕开口、自我审查,从而形成一股不敢提出质疑,也担心会被报復的寒蝉氛围。

某位身为家长的女艺人,这两天才因为对指挥中心的停课标准与疫苗规划发表意见,结果就被大批网友的负评灌爆,最后声泪俱下地道歉。而身为政府官员的陈时中,也在记者提问时,以艺人的确不该辱骂国家官员作为回应。可是在女艺人情绪性的言词背后,对指挥中心防疫政策的不解与疑惑,却也因此被轻描淡写带过,完全没有获得任何回应。

这就是台湾的现况。对政府施政有意见的时候,理论上你什么都可以说,可是一旦你的言论跟当局或有抵触,要不是被四两拨千斤地曲解转移,就是会被贴上标籤然后饱受批评。尤其在疫情之后、指挥中心成立至今,已经有过多少次以防疫为名,行噤声、箝制言论自由之实的情况,根本已经不胜枚举。

民主社会最难能可贵之处,就是在于所有人都是平等、所有人也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尤其是针对政府公权力与公益相关的各项议题,更是应该让每个不同的声音都被听见,才有可能激盪出更理想的政策与作为。前几天是言论自由日,纪念郑南榕为了争取言论自由而自焚的33周年才刚过,要是当年这么辛苦争取言论自由的郑南榕,看到如今的政府是这样「维护」言论自由,不知会做何感想?

(作者为口译工作者)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言论自由 #台湾 #记者 #言论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