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大陆国台办不仅批判民进党当局刻意歪曲「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的事实,贩卖「两国论」谬论;同时也批评其谋「独」挑衅,导致当前两岸局势陷入紧张动荡风险;更质疑其追随外部反华势力,充当「以台制华」遏制民族发展的战略棋子。值得关注是,国台办宣称台湾是全中国人民的台湾,台湾的前途由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决定,中国人民有压倒一切的勇气和能力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此显示「统一自信」正成为大陆第五个自信即「歷史自信」,认为时与势皆向大陆这边倾斜。

然自俄乌战争以来,民进党当局一再强调美对台安全「坚若磐石」的承诺。副总统赖清德即宣称,拜登总统特别派特使团来访,强化美对台安全承诺;共和党前国务卿蓬佩奥访台表达支持,甚至呼吁建立美台正式外交关系;并呼吁国内政党共同守护台湾主权、维护民主,以确保台湾前途由台湾人民决定,避免台湾成为第二个乌克兰。

前述大陆当局提出「台湾的前途由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决定」说法,显然这是针对「台湾前途由台湾人民决定」之「有的放矢」,两岸当局皆诉诸于民意彼此针锋相对,敌意如螺旋般上升。事实上,美国非现任的前政府高官卸任后访台放话,并非代表当前民主党政府政治主张及两岸政策立场将会产生改变。尤其近来美自俄乌战争以来,亟欲调整其战略转向「联中制俄」,也透过国会参访团表达希望民进党当局自我克制,切勿採取具挑衅性两岸路线。

民进党当局抛弃既往两岸交流与合作,对话及协商机制之共同政治基础「九二共识」,倡议两岸对话不应预设任何政治前提,从而强化两岸敌意。復因蔡英文总统宣称界定「对岸邻国论」,「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陆委会倡议「两岸相互承认主权论」,悖离传统「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之宪政法理基础。大陆当局批判上述系列作为实为「新型两国论」,强化对台军事威慑。美鑑于台海危机有陷入战争边缘风险,相关高层从宣称不支持台独到反对台独,且提醒台湾切勿挑衅大陆。

民进党政府宣称要守护主权,避免「今日台湾变成明日乌克兰」,显然「乌克兰情境效应」已充斥台湾社会。乌克兰从传统亲俄路线转向亲西欧及美国路线,失去作为俄欧美间之战略缓衝角色,强化俄罗斯对国家安全遭受威胁认知。冷战时期,以苏联为核心所建构华沙公约组织及以美国为支柱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互相敌对,但冷战结束华沙组织已宣布解散;但北约不仅没有解散反而东渐,扩大其地缘政治势力范围。无庸置疑,台湾参与美国所建构印太战略,也会强化大陆对其国家安全及发展之威胁认知。

蔡英文总统宣称台湾立场就是「坚持守护主权、坚持守护民主,坚持与理念相近的国家站在一起,互相协助、贡献我们的力量」。由于台湾採取「抗中保台」、「联美抗中」战略路线,并镶嵌纳入参与美国印太战略,成为其所谓民主重要成员,扮演着围堵中国的战略前沿作用。故在俄乌战争过程,台湾支持美国政府发动对俄经济制裁,并提供医疗物资及民眾共同捐款,共同支持乌克兰。

许多台湾民眾之所以认同乌克兰处境,在于其遭受第二大强权国之军事攻击。此犹如台湾面对第三军事强权中国武统威胁般,这种「乌克兰情境效应」也使得台湾民眾在两岸路线上,倾向选择採取更为务实态度;同时也减少对美国的军事倚赖之期待,瞭解美国及北约并未参与俄乌战争,一旦台海军事衝突,台湾处境恐比乌克兰更为艰辛。

台湾人民当认知一旦要寻求法理台独及推动正常化国家运动时,恐面临大陆武统威胁,是否还会採取公民投票方式决定台湾前途呢?此亦难测知。目前《公民投票法》对变更国号、主权及领土范围规范,亦付之阙如,欠缺程序及机制设计。此时,大陆当局高唱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决定台湾前途,颇有与民进党当局争夺「台湾前途由台湾人民决定」之话语权,从而掌握两岸关系迈向国家完全统一及民族復兴之主导权。

(作者为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副教授,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台湾 #乌克兰 #决定 #当局 #台湾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