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衝突原本是双边关系的事。在国际上,这类事不是从未发生过,而是一再发生。国际社会只要秉持理性务实态度,要和平化解这类衝突也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难事。这次发生的事,有一点倒是让人惊诧:一直以蹂躏别国主权为「国际责任」的美国,却也自诩为国家主权捍卫者;让人搞不明白是不是太阳已经能从西边出来了。但是看看其支持、怂恿我国台湾省内「台独」势力的恶行却又觉得不像;美国甚至还要派眾议院议长流窜去台湾岛内为「台独」势力打气撑腰,更是天地不容!
暂且不论美国「维护国家主权」是真是假,其确实带了北约和几个国家以各自不同的目的、用各自不同的方式为乌克兰助战。这帮国家算不算是这场衝突的参与方?在这场衝突中是否扮演了独立的角色?现在有人甚至说这场衝突的主角已经变成这帮国家与俄罗斯。暂且不论究竟如何,人们看到的事实是:在为乌克兰助战的名义下不仅将俄乌衝突事实上打破了俄乌双边范畴而且演变成了国际社会动盪与危机的最新滋生源。
从地域来看,儘管俄乌当事方的衝突形势基本上只在第聂伯河东部有限地区胶着,但是由于这帮国家参与其中的事实,由此给欧洲社会带来的衝击和造成的灾难,显然已经无法以「溢出效应」来表达,是否可以说是「欧洲战争」所造成的;这似乎也不是不可以深思。
从受到制裁打击的对象来看,这帮国家单独开辟的战场则是对俄罗斯发动史无前例的制裁、打「不流血的战争」;不仅涉及金融、经济、贸易、能源、资源,而且逐渐变得随心所欲、无穷无尽。儘管被制裁的国家名义上是俄罗斯,但是按「敌人的朋友也是敌人」的原则,凡是与俄罗斯在这些方面有交往的国家实际上也成了被制裁的对象国,大有冲毁全球经济关系基本规则之势!如此史无前例的全面制裁,给全球的资金链、生产链、供应链、价值链所造成的衝击和破坏,给世界经济的衝击既全面又巨大,这是人们一睁眼便能看清的事实。
从对国际体系影响来看,由于这帮国家的参与,世界上彷佛多了一个「裁判所」。中世纪时期的「宗教裁判所」,曾经使无数欧洲人因为所持主张被视为「异端」而受到惩罚、甚至送上绞刑架,因此又被称为「异端裁判所」。而今,这帮国家所操控的「国际舆情」彷佛也成了「异端裁判所」、四处出击,对凡是不主张制裁俄罗斯的国家,用尽了围剿、警告、恐吓、威逼、制裁、打击等各种手段。美国不仅在国际上大搞「以我划线」、分裂联合国、分裂世界,甚至还无法无天地带了这帮国家堂而皇之地公开抢劫,抢银行里的公私存款、抢夺停泊在港湾中的豪华游艇等等,让人怀疑是否又回到海盗时代!出现在人们眼前的这股衝击波似乎也有摧枯拉朽的威力,大有把以《联合国宪章》为宗旨和原则的国际体系、国际秩序、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摧毁之势!有人说,美国要重组国际体系、国际秩序。这种说法却有点言过其实、夸大其词,把世界上的事说得太容易了。
但是回望歷史,这一切又都似曾相识,或许都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即使对世界政治、经济、金融大格局确实造成了全面衝击,带来程度不同的波折和危机也有可能,但是在当代多元共生的世界上,总体上依然能稳得住。世界上3/4以上的国家盼望能稳住。传统国际体系的变革具有歷史不可避免性,以经济全球化为驱动力的全球体系是歷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伴而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凝结着全人类的命运与共性。当代多元共生的国际社会有客观存在的纠错机制:违反发展必然趋势的行为一定会受到纠错机制的惩罚。
国际社会有这类「四梁八柱」在、天塌不下来。即使就欧洲国家人民而言,他们不可能长期生活在物价暴涨、失业威胁、福利下降、社会动盪的阴影之中,总要为自己寻求安定生活的环境。因此欧洲国家总要考虑如何为俄乌衝突找到和平解决的出路。美国企图让俄乌衝突长期化,然而曾经蒙受过两次世界大战劫难的欧洲人民不会忘记歷史的苦难、一定会把自己的命运握在自己手中,用自己的双手开辟欧洲和平发展的前景!(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本文来源《海外看世界》,授权中时新闻网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