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九二共识」是指在1992年经由香港会谈及其后函电往来,所达成的非正式共识,到今年正好满30年。但这个名词首度被提出已经是8年后时任陆委会主委苏起在2000年4月28日总统大选结束后政权移交前将「九二共识」与「一个中国,各自表述」连结,至今也即将满22年。

不可否认九二共识确实为两岸带来近30年的和平与稳定发展,但民进党一直不承认九二共识的存在,2016政权再次更迭,代表民进党当选的蔡英文在就职演说中希望以「九二年会面歷史事实」取代九二共识 。到了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演讲中,同时提到九二共识与一国两制,虽然演讲稿中分属两段,但在民进党及有心人操作下,使人误以为九二共识等于一国两制,在此之前香港反送中事件后,台湾民眾对所谓「一国两制」信心全失,同时部分台湾民眾特别是年轻人对九二共识认为就是一国两制。

国民党在2020年大选落败后,部分人士也认为九二共识必须调整。当时江启臣提出「江八点」,期望以新论述取代九二共识,只是不但未获的民眾支持,党内人士也质疑是否放弃九二共识与一个中国理念?但随着朱立伦上台江八点也就无疾而终。

2020年在洪秀柱参选台南市第六选区立委期间提出「宪法一中」概念,此前马英九也多次在演讲中提出,国民党内部似乎也多次讨论以宪法一中取代九二共识的可能性,但总碍于大陆方面及民眾是否能接受?无法向前跨出一步。

今年2月22日对于九二共识名词的提出者苏起也坦言九二共识的时代已经过去,主要是因为民进党执政后,因为不认同九二共识的意涵,不会去实践九二共识两岸之间相关的协议,且九二共识这个名词已经久远了,年轻人都不了解它的意思。

笔者以为与其在九二共识周围打转,不如跳脱出九二共识的窠臼,寻找两岸能接受(至少不会拒绝)的新思维。

其实长期观察两岸人士都有一个想法,要为两岸寻求解套,必须要让国内民眾及各政党能接受,同时又能让大陆方面不能排斥拒绝(或是勉强接受)。要解开这个结就必须先了解两岸重视的核心价值是甚么?其实在台湾民眾或各政党间(如同民进党的「台湾前途决议文」)都不排除一个中国的可能性,但是关键的是要透过民主方式让民眾来决定;而大陆要求的是台湾方面必须坚守「一个中国」的底线,不允许台湾走向台独。最大的歧异反而是「中华民国」的存在,大陆否定或避谈中华民国的存在,民进党口中的中华民国只是台湾共和国成立前借壳上市的名词,而坚守中华民国的国民党反而不知所措。

其实国民党应该持中华民国的永续存在反而是可以建立各方最大公约数的作法。国民党应提出确保中华民国永续存在的宣言与作法,这样可以解除中国大陆的疑虑,国民党或多数台湾民眾并无意走向台独,而民进党在现阶段也不能否定中华民国。而确保中华民国的作法就在宪法的前言与总纲,必须坚守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致力于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国。

近期两岸关系学者邵宗海重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九二年两岸香港会谈的基础,而赵春山也曾在3月提出「中华民国前途决议文」的建议,国民党不妨依此建议提出「确保中华民国永续存在保证书」,让大陆方面能接收到国民党对一个中国的坚持,让台湾民眾与其他政党接收到国民党对民主决议的坚守,或许重启两岸互动与交流可以在此寻求契机。(作者为退休教师、陈守仁孙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九二共识 #中华民国 #两岸 #民进党 #国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