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先后迎来Omicron的大爆发期,尤其是台湾现在日增超过6万,死亡人数也大增,已经超越了上海疫情的最高峰时期。原先两边都採取清零的防疫政策,随着爆发期的到来,台湾转採与病毒共存策略,而大陆则坚守动态清零政策,让两岸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正好成为应对Omicron的一组对照组。
不过大陆也并非铁板一块,深圳、北京等大都市的经验主要是在疫情早期採取快速应变措施,目前看来代价相对较小,而成效也比较显着,但深圳和北京二者之间也有很多不同,深圳通过快速封城可以彻底扼杀疫情,北京没有採取全域封控,但社区零星散发还是不断出现。而上海的案例更为特殊,是在疫情已经进入爆发期之后如何走出困境,通过封城和极端管控措施来遏制疫情进一步蔓延,虽然疫情发展趋势已经扭转,但极端措施导致的次生灾害也非常明显,长时间的封控也给上海居民的正常生活、心理状态以及上海本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衝击。
台湾的作法与整个大陆包括深圳、北京和上海的措施都截然不同,一方面是早已预测会在4、5月迎来爆发期,但并没有採取措施,反而早早预告准备共存,即便如此,连基本的快筛资源都没准备好,还是未免难以服眾。另一方面则是疫情进入爆发期之后的应变措施,指挥中心的作法却採取了相对放任的态度,让民眾自主应变的结果就是将凌乱转嫁给整个社会,无论是购买快筛的大排长龙还是居隔期间的PCR检测和领药各项后续安排,都给民眾带来极大不便,其型态和上海疫情爆发初期颇为类似,但上海至少没有检测量能和防疫资源的后顾之忧,而台湾显然也没有从上海的SOP之乱中吸取任何教训。
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蔡政府基于意识形态所设定的障碍,台湾恐怕是目前全世界少有还在为检测资源发愁的地方,快筛试剂竟然还要排队并限量购买。在大陆,快筛试剂早已经是社区检测的免费发放物资,上海封控期间几乎是一天一测,有的社区慎重要求一天三测。
台湾之所以有现在的乱局,毫无疑问是一场人祸,因为快筛试剂早已是成熟技术,台湾本应在内部就完成自主研发和量产,即便自己做不到也完全可以大批量海外採购,大陆的生产量能也完全可以应对台湾的所有需求,但台湾本着拒斥大陆的意识形态,完全不考虑从大陆採购的可能性。
除了资源之外,大陆快速应变的举措也并非完全不可借鑑,针对疫情爆发所划分的防范区、管控区和封控区分级管理模式,其实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影响人群,避免社区内部爆发,建立方舱医院更是早已就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轻症处理方式。毕竟台湾也有许多卫生品质堪忧的老旧社区,一味居家隔离只会让疫情持续蔓延。
上海的许多严重问题并非政策本身的问题,而更多可能是执行粗暴和过度防疫的问题,台湾大可不必因为所见到的次生灾害就幸灾乐祸,成为自己卸责和不作为的藉口。少一些意识形态,多借鑑一些成功经验并针对防疫过当的举措有意识地加以避免,其实对台湾民眾来说才是好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