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台湾来的第二天,每个人早上都睡到自然醒,然后准备去超市购物,还好屏大附近就有一家。
超市写着「全联」,我乍看一眼:「走,咱们去全聊逛逛。」殊不知,其实是「全联」呵,像大陆的「华联」一样。不过,老实说,「联」的繁体字和「聊」看起来真的特别像,跟对双胞胎似的,原谅我们大陆人都「繁盲」。此外,我室友本来从学长那听的读音是对的,被我这么一说,后来看到「全联」也不自觉读起了「全聊」。
进去超市之后,我们一个个都傻眼了,价格标的全是台币,我们对台币还没什么概念,反正就是看中哪样物品,拿出手机,点开计算器,倒腾两下,换算结果就出来了。老实说,台湾的物价整体比大陆高2-3倍,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说台湾的经济水平比大陆高,不过,大陆近些年来,无论是从城市建设、教育发展,还是人民素质来看,都有很大进步。
物价水平来之前我们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有一点还是让我们猝不及防——水果巨贵。我们大陆同胞一般会这样想:咦,台湾不是盛产水果吗?那儿水果肯定种类又多又便宜。我要说的是,事实完全不是如此,转了一圈,我们没有发现明显能吃得起的水果,学生党,穷巴巴。这时候,我特别想念淮南的水果。
淮南虽然是个小城市,以前是依靠煤炭业发展起来的,后来不兴煤炭了,发展速度一直都是不瘟不火。做个类比,我有一个同学,她去过台北,我问她台北与屏东有什么差别啊,她说:「就像是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淮南。」我顿时理解了。但淮南,别看它穷,它也是个特别适合居住的城市,民风淳朴,特色美食「淮南牛肉汤」远近闻名,除了水果便宜,其他物价也不高,就房价而言,淮南的房价大概2000块钱(人民币)一平方米,北京人上海人会说:「我们的首付就足以在淮南买一套别墅了。」没错,只水果就能便宜到让你怀疑人生。
还有个不同点,大陆的水果、蔬菜都是称重售卖,过了很久,我才知道原来台湾的香蕉是按个数卖,其他水果,苹果、橙子、猕猴桃也是按个数,但西瓜、葡萄这些还是称重。
对于生活用品,像是洗髮水、洗衣液之类,单个价格不便宜,但买两个会有优惠,我们寝室正好四人,两两合买也还能接受。在超市,我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商标,只是上面写着繁体字罢了,比如「海伦仙度丝」、「飞柔」,感觉就是大陆的「海飞丝」、「飘柔」。
我们还去了「屈臣氏」,这里的产品价格比大陆便宜。我一个同学说:「一走进这里,我的脚就像被困住了一样,然后就走不出去了。」不过确实,店员的服务态度也很好,进去之后不会一直跟着你,她们会向你寻求意见:「需要我帮忙介绍吗?」决定权完全在于顾客。
在支付方式上,海峡两岸存在明显差异。台湾这边基本上都是现金支付,或者刷卡,而在大陆,网上支付已经很普遍了,大家手机里都有支付宝和微信,出门只需带个手机就可以了。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原来学校门口摆水果摊的阿公阿婆都有二维码,一面是支付宝,一面是微信,放在牌子里面,然后搁脖子上挂着,有人来买东西,扫瞄二维码之后,你就会听到一声:「叮——支付宝到账××元。」
我们觉得这样很方便,而且比现金安全,租借公共自行车也是扫码,一个小时内免费。公交车以前是投币,坐车前专门要准备一些硬币,但硬币比较重,又容易掉,装在身上很不方便,现在也开始实施扫码出行,年轻人坐车不用带钱,不用带卡,一个小小二维码,一部手机,造福了千千万万大陆人。
到台湾来之后,已经很久没有使用过钱包的我,开始学布艺自己缝制钱包了,但有时候会因为出门仓促,忘带钱包,然后不得不跟老板说「我下次一併带过来」,老板:「可以可以,随时欢迎光临。」这里的老板人都很好呢,热情大方,没带钱,他们根本不会介意,同时对你展现出极大的信任,有时候老板还会请客,请我们吃小菜和滷菜。
大陆就不同了,我没有遇到过因为忘记带钱或者手机没电被店员拒绝的情况,但我同学有遇到过,还是在我们学校附近的一家店,她说:「当时店员脸色就变了,说他们那不能赊账,让人觉得好尷尬呀。」
要说台湾的风俗人情,台湾民眾的「热情」一定是最让你难忘的,怪不得之前在家里,有听到别人说:「台湾人,不错的。」(忘忧草)
(本文来源:「两岸青年」公眾号)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