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擘或是说由其主导的外拓不成,就会走向内卷。容我借「内卷」一词来描述科技产业的现况。什么是内卷?内卷是近来网路上特别流行一个词,一般用于形容某个领域中发生了过度的竞争,导致人们进入了互相倾轧、内耗的状态。英文叫involution,与之对应的是evolution,即演化。更直白的说法,内卷就是「向内演化」,所有无实质意义的消耗都可称为内卷。内卷现象对台湾电子或网路业将有深远的影响。

先说说Google吧。2021年10月Google发布Pixel 6系列手机,首次搭载自研Tensor晶片,这两款手机搭载其自研的首款晶片Tensor,可流畅运行Android 12。Google为Pixel 6和Pixel 6 Pro打造了其他安卓手机上无法使用的软体。Google做手机不是头一回,但为何自研晶片,推出自己专属的应用程式,这有很深沉的意义。因为那代表数位匯流经济发展往前碰到障碍,于是开始内卷,走起苹果10多年前的老路──自建专属生态系,一手卖手机,一手卖起自家应用服务,这又有啥问题?

眾所皆知,Google在多年前吃下Android之后,无偿将Android释出,让有意愿的业者可以Android为中心来制造手机,这使得非苹果系统的手机品牌商或应用服务开发商有机会利用Android来大吃智慧手机及其延伸的商机。 Google的Android也顺势成为全球手机作业系统市占冠军。但如今,它似乎要球员兼裁判,自己提供作业系统、自己做手机、自己玩生态系。

我当时便认为,这种内卷可能会导致三个问题,首先,由Google主导的Android与其手机制造联盟关系会不会开始松动?其次,Google是评估认为世上已无其他手机作业系统的可能了,所以这样破坏江湖规矩无妨?最后,Google在数位经济上遇到大瓶颈,特别是广告方面,使得它必须行险来找到出路?

2022年内卷案例越来越多。4月初,面对飙高的美国政府债券殖利率及联准会官员的鹰派言论,华尔街交易员纷纷逃离科技股,使那斯达克100指数市值5天内蒸发逾1兆美元,连分析师也在地缘政治和政策紧缩等风险中转趋谨慎,建议投资人获利了结。紧接着,5月还有以下几件事更值得我们留意:

一、苹果痛失全球市值第1名宝座,被沙国石油公司超越,这意思是风光多年的网路产业又被实体产业抢走了光芒。

二、5月3日美国记者Tripp Mickle推出新书《After Steve:How Apple Became a Trillion-Dollar Company and Lost Its Soul》(中文译:后教主年代:苹果如何变成有钱无灵魂的万亿美元公司),爆出Apple失去创意灵魂及Tim Cook如何逼走首席设计长Jony Ive的真相。

三、5月12日凌晨,Google召开了一年一度的I/O开发者大会,却被许多评论家嘲讽,Google的「科技盛宴」从何时开始变得如此无聊。

在此,我们不禁要问,以美国为首的全球网路科技业,究竟出了什么状况? 我们当然知道外在环境有包括COVID-19的方兴未艾、俄乌战争还不见尽头、电子产业供应链断链及晶片短缺等等问题,但是,反躬自省,科技巨擘自己本身难道没有问题吗?

根据媒体报导,4月29日,苹果在开发者网站正式发布公告,对于在过去3年内从未更新且未达到最低下载量的APP,苹果会将其从App Store中移除。有意思的是,当官方公告「苹果商店将下架长期不更新应用程式」时,让人意料之外的是,大部分的评论居然不是来自于被下架的APP开发者,而是手机用户,许多社群网站上吐槽声不断:APP频繁更新,越更新越不好用,怎么App Store还要强制要求更新?

不要小看这问题,它说明了平台、消费者与开发商三方之间居然开始存在矛盾与衝突,而非如往常一般利益一致、协调。换言之,内卷化于焉开始。

站在研究数位科技趋势的立场来看,我当然希望数位经济发展前途光明一片,但目前网路科技遇到大状况是不争的事实,我觉得科技巨擘除了一昧地往外找问题的根源之外,也许也应该向内检视一翻,毕竟完全商业挂帅、没有理想性而导致内卷,是难以致远的。

(作者为科技媒体专栏作家)

#Google #Android #苹果 #问题 #科技巨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