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共同社5月15日报导,日本共产党议员谷田恵二在眾议院外务委员会议时,针对政府拟议中的「对敌基地攻击能力」表示,该提案并未将中共总书记习近平领导的中国武装力量最高决策机构「中国中央军事委员会」(CMC)和五大战区司令部排除于目标之外,他质疑此举将引发与中国的全面战争。

对此,防卫副大臣鬼木诚并未正面回应,仅表示若政府认为已无其他方法足以保卫日本,攻击导弹基地在宪法上属于自卫的范畴。外务大臣林芳正也未否认有此可能性,表示政府为了保护国民生命,不会排除任何可能的选项。

台湾国安局长陈明通在立院备询时,认为中国统一目标,绝对包含夺下钓鱼台岛,目的是藉此威胁日本,日本执政党因而有此提议。

今年4月日本自民党安全保障调查会全体会议通过相关建议草案,通过针对政府修改外交和安全政策长期指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3份文件的建议草案,内容包括将「对敌基地攻击能力」改为「反击能力」,考虑放宽原本「专守防卫」的尺度。

保守派的盘算

日本自民党内的保守派向来致力于推动防卫方针的松绑,推动日本走向再度拥有军队的「正常化国家」。近年正逢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情势不安、俄乌战争爆发,再加上中国的强势崛起构成时代变迁动能,自民党的保守派人士终于抓到机会,无所不用其极地以各种理由包装用意,欲摆脱战后的束缚,修改和平宪法、跳脱「专守防卫」的原则,目标在于再次成立军队,迈向正常国家,从此重振日本的国际身分与地位。

自民党政调会提出的「对敌基地攻击能力」,便是企图跳脱「专守防卫」的手段之一。依据文字的表述,是指日本要建立攻击敌对基地的能力。由于尺度过大,随即建议修改为「反击能力」,也就是依然维持「专守防卫」的原则,而非以破坏他国土地为目的。如果敌人发动攻击,自卫权能被激活才会反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去年10月提出的理由是,北韩持续开发的「极音速滑翔载具」(HGV)及变轨飞行的弹道导弹等武器构成威胁,希望透过保有主动对敌方导弹发射基地攻击的权力,强化吓阻敌方。如今反击对象定位排除不直接参与导弹袭击的中国中央军委会,与最初提议拥有该能力的初衷差距不小。

安全困境致引发战争

日本若将大陆中央军委会列入反击目标之一,会有招致什么样的结果呢?这要从国际关系理论的角度分析。在理论上,日本的作为将引起日本自身以至于印太地区的安全困境。安全困境是自己国家(这里指的是日本)的防卫力量强化并改变到足以损害他国(这里指的是中国)的领导中心,表面上是日本声称的「增强威慑力」,实则令他国(中国)大幅提高警戒,必须有所行动以突破困境,在尚未造成战争的范围内是因应扩军。

这样会造成中日两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和互不信任的螺旋式关系恶化,引发区域其他国家也必须加入军备竞赛,紧张局势日渐白热化后必然导致战争。这是防御性现实主义在国际关系理论中所主张的「无心之战」。

然而,这种「无心之战」理论存在现状偏见的问题,现实主义者兰德尔•施韦勒(Randall Schweller)对此提出了批评,他认为如果所有国家都是不积极改变现状的国家,就应该发出协调、裁军等信号,以减低安全困境。

日本几乎不放过任何机会指称中国是所谓的「扩张主义」,暗示中国「意图改变现状」,那么日本就不该任意更改其战后约束的「专守防卫」的原则,在未有充分战争因素的前提下增添「对敌基地攻击能力」,甚至将大陆中央军委会列入目标。

如果日本能做到「维持现状」,就不存在安全困境,也不会导致战争。反观自民党现在的提议,不但起不了威慑作用,恐将原本较中日关系更为紧张的台海局势,移转为中日之间的战事危机,

不聪明的「假球」

过去日本一直默默发展自己的军备,虽然在美国的「军事垄断」下无法发展弹道导弹,但是巡航导弹不在此范围之内。因此从去年开始防卫省以陆上自卫队的「12式岸舰导弹」为基础进行性能提升,使之成为可在陆海空与水下发射能力的攻击性导弹,加上美日默许台湾在攻击性武器上的发展,这些已经直接足以对中国形成美日所声称的「威慑力」,而美日宣称这些是为了应变台海危机。如今日本打蛇随棍上,将直接参与导弹袭击中国中央军委会列入目标,就是挑明地「斩首」。

然而台海局势真的有必要让日本提升威慑力到这样的程度吗?如同美日自己宣称,台海是否演变为战争,主控权握在中国大陆的手中。中国大陆当前的首要战略目标并非发动战争,而是发展国力以应变美国挑战。若是日本不更动其防卫现状提高安全困境,发生台海战争的可能性也不会升高,那么日本也可以免于卷入战争。

在日本宪法无法修改的前提下,即使在国防三大文件的修改中得以加入「反击能力」,也必将排除「反击中国中央军委会」这样不符合「专守防卫」原则的选项。正调会的刻意提议,与内阁官员选择不置可否的作秀,恐怕只是保守派欲推进松绑防卫方针的炒作伎俩,终究不可能实现。只是这样挑明的打「假球」,势必提高台海以至于东北亚整体局势的紧张状况,造成安全困境升高,还恐怕成「无心之战」。

如果日本期望在世界发生重大转变时把握时机,逐渐发展成正常国家,就必须避免战争。保守派不惜以暗示对中国进行「斩首」行动以推进国家正常化,恐怕适得其反。

(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研究员、博士,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中国 #日本 #反击 #战争 #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