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长苏贞昌针对艺人郭彦均「很多孩子走了」的脸书贴文表示,这种不实谣言,内容相近类似,有明显操作痕迹,非常不法、不宜,引起社会恐慌大可不必,会究责查办。此论一出,舆论炸锅,不仅国民党团立委到刑事局「自首」散布假消息,韩国瑜也发文痛批「生命的重量,难道是可以量化的吗?」、质疑「很多是几个?」的网友「根本不配称之为人」;台北市长柯文哲则说看不出郭彦均PO文有哪里煽动、造假,他更标注「今天你不说话,明天你说不了话」;国民党台北市长参选人蒋万安更表示愿意提供郭彦均义务律师团,捍卫言论自由。
或许苏贞昌是想对「很多孩子走了」的疫情危机进行处理,但此议题本就是可能引发社会眾怒的焦点,要拆解炸弹前,应确实观察舆论走向及研判各式发言可能导致的后果。很明显的,苏的回应仍是受限在意识形态与选举思维的框架中,以为用「究办假讯息」、「认知作战」便能够堵住悠悠之口,并为此议题定调,同时巩固绿军基本盘,孰料反而引发在野集结并展开更严厉的批评。
坦白说,苏揆的回应太过浅碟,毕竟「孩子」绝对会是社会大眾关心的核心议题,他们相当比例未施打疫苗,只能以肉身对抗病毒,光想到此,便会让人鼻酸;作为行政院长、同时身为「阿公」的苏贞昌,面对这焦点话题,若能从「阿公」的角度发表看法,以怜悯的观点来慨嘆政府做的不够并承诺限期补强的话,不是立马就能抵销侧翼胡乱出征所引发的社会恶感,凸显官员好歹应展现的担当和同理心?
照理说,针对苏贞昌强硬论述导致的社会舆论譁然,总统蔡英文早就应该以女性「暖心且愿意倾听」的特质,来为此所造成的衝击在第一时间缓颊,但不管是脸书或IG,从苏揆28日上午发言后至29日下午,都没见到她有社群贴文或公开论述来针对苏揆的强硬表态说几句话,只有提到李秉颖医师在podcast的内容;毕竟她的社群媒体在27日已贴出5~11岁儿童疫苗开始接种,「一起把孩子照顾好」的文章,想凸显对孩子的关心,却又在苏揆法办郭彦均的风暴产生后,该快速明确表态时又吝于表态,无怪乎脸书都被「很多孩子走了」的留言灌爆,民眾反而更会质疑她在社群上关心孩子的文章难道只是形式与过场?
相对于蔡的低调,防疫指挥官陈时中虽点到生命的丧失令人惋惜,但仍循着苏揆的定调,宣称散播不实讯息最重可罚新台币300万元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似乎想藉此议题来重塑权威,并转移近期指挥中心被民眾质疑的焦点,进一步控制对防疫的批评,设立停损点。
毕竟现今台湾本土疫情仍在高原期,指挥中心号称的「超前部署」被讽为「超浅部署」,作为台北或桃园市长民进党可能参选人的阿中,更陷防疫不利的泥淖,若疫情未消就贸然参选便可能成为绿营破口,面对这些限制,他若无法找到反守为攻的切入点,直辖市长这嘴上肉都可能被党内竞争对手夹走,情何以堪?是以搭着苏揆这波攻势力图反转,当然是理性盘算。
但问题是,面临这最单纯「孩子为王、人性关怀」的话题,民眾期待的是政府积极面对问题并加以解决,但却看到苏揆严厉批评、总统低调、阿中想藉以翻转劣势,这番景况,还真难将「爱孩子」与他们联想在一起呢!
(作者为中国文化大学广告学系专任教授兼系主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