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下来就注定走向死亡,差别是「能走多久」?台湾在上个世纪初平均寿命低于40岁,在当时国际社会中是偏低的。经过一个世纪,台湾的卫生环境条件以及医疗科技不断地增进,国人平均寿命增加了44岁,目前已超过了81岁,不仅比世界的平均高出9年,也比美国多了近4岁。即使两年多来因新冠肆虐,美国死亡人数高达百万人,平均寿命因而下调,这个情形到去年底为止,并未发生在台湾。

美国在新冠疫情的第一年,疫情有关死亡数为35万,占该年总死亡数约11%。相对地,该年台湾确诊死亡只有个位数,占比几乎为零,是全球少有的一块净土,且全年死亡数17.3万人,比2019年还少3000人;因此,我们可以用较乾净的2020年为基础,来观察之后新冠疫情对死亡的影响。

台湾去年(2021)1至4月的情形和2020年类似,既是暖冬也没有流感,且新冠的威胁并不严重,死亡数没有明显差异;可是从5月开始有了破口,死亡人数就明显上升,导致去年死亡人口大幅增加1万人。笔者认为,扣除人口老化自然增额死亡2000人,以及指挥中心所公布确诊死亡数与疑似疫苗接种后的死亡一共2000,那么应有6000名可称为「不明超额死亡」!

今年5月统计数字刚公布,死亡数为1万7000人,较2020年5月增加4100人,较去年5月增加2300人;即使扣除老化因素,其超额也远高于指挥中心所公布的1300人,相信6月份也会有类似状况。

由于我国每年死亡人口约7成是老人,老人人口多了,死亡人口数也就跟着上升。以疫情前5年来平均,老人死亡人口每年增加数约占老人人口数的千分之0.8,笔者以此当作人口老化的「自然增额死亡」;准此,每年若有「超额」死亡,通常发生于寒流与流感季节。

然而,新冠疫情并不同,时间足足超过两年,情况随时在变,各国状况也相当不同;很讽刺地,每当专家预测疫情将趋缓或全民免疫时,新的变种又开始蔓延!政府似无选择,除了呼吁民眾打疫苗就是等待新的救命药!

疫情间,染疫数绝对超过官方的确诊数,死亡数也是,难免会有所谓的黑数;政府不须过于在意,而应多关心「不明超额死亡」!或许可组个国家队来研究此议题,一旦能对病毒、疫苗、人口特殊性与死亡的关联有进一步了解,应有助于下一步的防疫策略!

此外,有媒体报导某些国家(特指南欧)还「因祸得福」,因为在欧美国家新冠确诊死亡老人占比通常在7成以上,因而可减少退休年金以及老年医疗健保的开支,人口老化问题可以获得舒缓。

台湾人口老化情况尚没有欧洲与日本严重,儘管染疫死亡人口中老人占比也偏高,但因近几年是战后婴儿潮成为老人的高峰期,台湾人口老化速度不会因此明显减缓,更重要的是,目前正在和疫情奋战者,许多还是这批人,怎么舍得?

人一定会死,但是否因疫情而提早结束生命呢?对老人来说,提早的时间有限,几个月或一两年?若是儿童染疫亡,那可是提早了7、80年,对于超低生育的台湾影响尤大!去年未满一岁的死亡总数为654人,占15.4万生育量的千分之4.3,已创了新高,今年呢?

(作者为退休台大教授)

#死亡 #老人 #疫情 #台湾 #人口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