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19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在新加坡举行。当前,亚太地区正在发生巨变,大国战略博弈加剧,俄乌衝突影响蔓延,地区面临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双重挑战,各国对于地区事务立场分歧,围绕地区秩序展开激烈竞争,这不仅决定了此次香会的火药味与对抗性,也预示着地区前景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
大国观点激烈碰撞,立场分歧显着
2021年执政的拜登政府继续将中国作为主要竞争对手,同时依托重新修復的同盟关系,加大对华全面战略竞争态势。2022年俄乌衝突爆发后,美国试图将中俄「捆绑」,加速在亚太地区构筑对华包围圈。由此决定,此次香会上,美、日、澳、加等国防长的叙述逻辑如出一辙,从指责俄罗斯发动乌克兰战争切入,强调国际规则被践踏的危害性,由此「祸水东引」,将最终目标指向中国。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甚至在香会开幕式晚宴的主旨演讲中公开声称,「今天的乌克兰可能就是明天的东亚」,美日澳等国均将中国在南海、东海、中印边境的维权行动贴上「咄咄逼人、具有侵略性、胁迫外交、不遵守国际规则」等标籤,而近期加拿大、澳大利亚军机与中国军机相遇事件进一步刺激两国防长在发言中反覆批评中国,增加了香会的对抗氛围。
大国竞争的体系化与战略性进一步凸显。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演讲中推出「岸田和平愿景」,美国防长奥斯丁的发言围绕「美国印太战略的下一步」展开,加拿大外长则表示本国近期会出台「印太战略」。这表明,美国及其盟友对华遏制具有长期性,将从地区秩序重塑下手,形成束缚中国发展的地区环境。
中国防长魏凤和的演讲就「中国对地区秩序的愿景」集中阐述了中国主张,指出各国应朝着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实现亚太地区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的美好愿景迈出。同时,针对奥斯丁演讲中的涉华内容,魏凤和给予了最直接的回击,明确反对「美国抹黑、指责甚至威胁中国的言论」,批评美国推进的「印太战略」是打着自由开放的旗号,拉帮结伙搞「小圈子」,绑架裹挟地区国家、针对特定国家,渲染衝突对抗、打压遏制围堵别人。这其实也是对诸如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类似版本「印太」方案的统一批评与定性。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较之于上一届香会,台湾问题替代南海问题成为各方涉华议题的焦点。美日等国不仅干涉中国在台湾海峡的活动,并且将台湾问题泛化至对整个地区稳定的衝击。围绕地区热点展开的大国交锋,揭示了当前亚太安全形势的复杂性与不稳定性,而美国及其盟友的集团化加强尤其可能将亚太地区拖入「新冷战」,虽然美澳等国防长都明确表示无意建立亚太版的「北约」。
线下会晤活跃 多方达成危机管控共识
会议期间,中国防长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防长分别举行双边会晤。相比大会发言的唇枪舌战,各方在双边对话中更为克制与务实,虽然对诸多问题的分歧仍然存在,但均强调保持沟通的必要性。
坦言之,当前大国对抗显着增强,一次线下对话很难缓和对抗之势,更遑论冰释前嫌。本着务实精神,比起政治与安全互信的重建,恢復会晤更重要的意义是保持接触,避免误解误判,加强危机管控以及避免衝突升级,这是维护亚太和平红线的重要「抓手」,也体现了诸如香会等亚太安全对话机制在维护地区和平中的重要价值。
亚太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希望并存
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的视讯发言是此次香会的一个特别议程,各国代表在发言时均指出亚太地区应借鉴俄乌衝突的教训,但是,究竟要吸取什么教训,各方的观点不仅存在分歧,甚至相互衝突。这就决定了各方将通过构建不同的地区秩序来维护自己所追求的亚太安全与繁荣。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地区秩序之争将是亚太地区的主要安全议程。
围绕这一目标,地区各国都在加速软硬实力建设。硬实力方面,亚太地区的军备竞赛更为激烈,一些国家借口俄乌战争与「中国威胁论」,提升军费开支,加强同盟合作。软实力方面,美日韩、美日澳等小多边安全机制重新活跃,设定不同的合作目标,加速推动本地区的合纵与连横态势形成。此外,更多欧洲国家认为俄乌衝突加强了欧洲与亚洲的安全互动,他们有必要更多介入亚太事务,维护所谓的国际秩序。其中,荷兰宣布未来将每两年派遣船只到印太地区。而这些动向或将不可避免亚太地区的军事化、国际化态势,增加意外摩擦发生的概率。
不过,一些积极的迹象也值得关注。基于反殖民主义与民族独立的歷史经验,东南亚、太平洋岛国的一些中小国家强调自身的战略自主性,表示不愿意在大国竞争中选边站。正如斐济防长引用印尼防长发言所指出的,你的敌人不等于是我的敌人。而印尼防长则直接地亮出观点,地区国家应给予中国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中小国家更多聚焦公共卫生、粮食能源、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议题,强调这才是当前面临的最大安全挑战。
亚太地区秩序的走向是由多种合力决定的。其中,大国博弈固然重要,但是中小国家数量眾多,同样是影响地区秩序走向的重要力量。对此,中国始终支持包括东协地区论坛、东协防长扩大会议等东协主导下的地区架构,这或许也是中国坚持派高级别代表团在香会「舌战群儒」的原因之一。对于地区各方来说,保持必要的交流与沟通,将有助于亚太的和平与稳定,有助于对话而非对抗、发展而非衝突、开放而非封闭的地区秩序的构建,也有助于整个地区能够真正聚焦发展议程,聚焦本地区真正需要合作治理的安全挑战。(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