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多次称俄罗斯总统普丁是「凶残的独裁者」和「纯粹的暴徒」,称入侵乌克兰是针对其人民的「不道德战争」。拜登 3 月份在访问波兰的一次重要演讲中说,乌克兰现在处于「为民主和自由而进行的长期斗争」的「前线」,美国在此后的几个月里将这场衝突描述为民主与专制之间的竞争,不过并没有奏效,反过来而言是逼一些处在大国「前线」间的专制者背离美国和西方。
大陆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结束南太岛国访问后,王毅随即于6日至9日赴哈萨克出席「中国+中亚五国」外长第三次会晤。王毅8日在会见媒体强调,中国从不在中亚谋求地缘政治利益,也绝不允许域外势力祸乱这一地区。
中亚地区五个国家中除吉尔吉斯外,有四个被认为是专制国家。然而,自 2018 年以来,即使是吉尔吉斯的民主指数也出现了大幅下降。2020 年 10 月吉尔吉斯的议会选举被认为存在甚多缺陷,充斥着暴力和抗议。传统上被认为拥有后苏联国家中最稳定的哈萨克的选举受到大型暴乱衝击,背后不乏有外国介入的影子。哈萨克动乱再次让俄罗斯与中国的紧密伙伴关系再次得到保证,因为两国都反对渗透的外国支持的恐怖分子团体,并反对外部势力「煽动顏色革命」。
在 2000 年至 2020 年席卷亚美尼亚、乔治亚、乌克兰、吉尔吉斯、亚塞拜然、白俄罗斯、摩尔多瓦和乌兹别克的「顏色革命」期间,其中许多国家已经经歷了政治纠葛和权力重新分配的过程。部分中亚东欧政权对美国在背后鼓动「顏色革命」尝试夺权至今仍耿耿于怀,而拜登这场衝突描述为民主与专制之间的竞争无助拉拢中亚国家与西方连成一线。
美国更为失策的是,在 5 月 27 日美国海军学院毕业班的演讲中,拜登竟援引习近平的话说:「民主无法在 21 世纪持续下去。独裁统治将统治世界。事情变化如此之快。民主需要共识,这需要时间,而你没有时间」。拜登认为在俄乌战争下放出习近平对民主的看法可以令世界分成两组阵营,亦可以为西方世界加分,实质上拜登意图以这段话孤立和削弱中国国力没有任何效果。「中国+中亚五国」元首会晤机制刚刚成立,而哈萨克总统新闻处早前表示,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9月份国事访问哈萨克。
如果哈萨克能成为疫情之后习近平第一个出访的国家,也更突出了这个中亚国家对中国的重要程度。 习近平的首次外访和王毅在美国集中发动印太经济框架战略之时对中亚外访,显示了中国已锁定和加强投放外交资源中亚作为传统盟友的地区,将继续与俄罗斯、伊朗等国抗衡美国和西方。
综合中亚的海外直接投资,欧盟国家仍然是中亚的主要投资者,占海外直接投资的 42% 以上,俄罗斯约为 6%,中国约为 3.7%。受到俄乌局势所拖累,欧美俄三国在中亚的投资将有可能大受影响,中国大陆在中亚仍有大量投资空间而更有言论认为比较稳定的人民币应取代卢布为中亚贸易的货币。
受过顏色革命的风暴,本身亲中亲俄的中亚的专制国家,没有兴趣与经常指控专制政体的美国结盟示好,加上经济利益在眼前,中亚国家没有理由跟着美国的意识形态,将自己政权贬损甚至接受革命。拜登将与中俄之争说成与专制主义的斗争,对西方国家或某些东亚国家而言可能易于接受,但对大部分非民主国家却是陆续出现反效果。
(作者为上海东亚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大陆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