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隶属于国防部全动署的后备指挥部,自7月1日起编配至陆军司令部,引起争议,尤其是全动署成立之初,就说明将后备指挥部纳入全动署,目的是形成动员体系一条鞭,达成「后备动员合一」之目标;藉以强化与 各部会及县市政府人力、物力、财力、科技等动员事项之协调整合,落实「跨部会合作」,言犹在耳,如今全部翻盘,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陆军随即澄清后备指挥部编制上仍属全动署,实际上是为达到「常、后合一」的目标,由陆军来统筹编管、训练、运用后备部队,以达到事权统一,其实这早有脉络可循,当年「精实案」时,即有将领倡议,将军管部裁撤,各作战区成立动员处,统一编管作战区内的后备军人,但因为当时军管部仍有「清溪」组织系统,高层仍决定保留,并更衔为后备司令部。

当年为了维持后备司令部的正当性,喊出「常后分立」、「常备打击、后备守土」的政策目标,如今因为编配至陆军,又改成「常、后备部队形成一体」,只能说这一次的后备动员制度改革,太过仓促,国防部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做边改,如今回到最初的版本,当初倡议的将领们,不知做何感想。

目前这样看起来,应该是全动署位阶不高,署长也是中将位阶,在政策推动上未必管得动同为中将的后备指挥官,而且后备动员的主心骨还是后备部队训练,全动署并没有一个幕僚单位是专责管训练的,全动署除了幕僚人员,编制、员额都没有,而陆军出人出装备,硬挤了5个旅出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要求编管训合一,并不过分。

只是这个为期半年实验编装,一旦落实,作战训练权责交给陆军,后备指挥部内部的组织、编装应该会有一波精简或移编,届时仍是观察的重点。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全动署 #陆军 #后备指挥部 #训练 #后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