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洛西不顾大陆的一再强烈警告,执意访台,引发了新一轮台海风暴。大陆立即进行反制,停止输入多项台湾农产品,同时展开大规模的围台军演。8月10日,大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新时代推进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与政策主张。上述这些迹象表明,曾经微妙的「两岸现状」已经被打破,两岸关系格局进入重塑阶段。

两岸问题是歷史上中国内战的延续,「两岸关系是国内问题」其实就是两岸现状的一部分。从法律意义上说,两岸仍处于内战状态,虽然自1979年以来两岸再没有枪炮互射,却也没有坐下来讨论并达成协议宣布内战状态结束。从逻辑上说,一个中国是两岸谈判的起点,在这个起点上达不成共识,两岸根本没法谈。当然,内战状态不一定意味着两岸关系紧张,关键在于当政者能否直面歷史与现实,逐步讨论与解决政治对立。从两岸关系发展的歷程来看,尊重两岸关系的歷史逻辑,两岸对立就可以逐步缓解;无视两岸关系的歷史逻辑,两岸政治对立会快速激化。

与政治对立的长期存在形成对比,两岸民间交流却发展得如火如荼。2021年两岸贸易额增长至3283.4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7000多倍;截至2021年底台商投资大陆项目共计123781个、实际投资额713.4亿美元;与之相对应的是两岸人员往来规模快速扩大,2019年达到约900万人次的规模。两岸的政治对立与火热的民间交流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对比,这说明两岸人民没有心结,有心结的是不愿承认歷史与现实的民进党执政者,他们才是阻碍两岸人民追求幸福的幕后黑手。

两岸问题是大陆与台湾的内部事务,轮不到外人插手。很显然地,外人插手两岸事务会削弱两岸人民的利益。但不幸的是,台湾的执政者,尤其是民进党当局,似乎把依赖美国强权当成了政治成功的标志,一直以能抱住美国大腿为荣。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民进党执政时期的吊诡现象:执政当局一面死抱着美国大腿寻求庇护,转过脸来却又对民眾大谈「主体性」;一面攻击国民党等不同阵营的政治势力为「卖台集团」,但他们出卖台湾人民利益,诸如开放「美牛」、「核食」时眼睛都不眨。不过可悲的是,这种卑躬屈膝无法换来美国的全力支持,看看这次大陆军演时「雷根号」航母的表现就知道了。因此有评论者说,民进党可能抱了一个「义肢」。民进党倚美谋独搞对抗,自己得到了政治利益,却陷台湾人民和两岸关系于困境之中。

美国无论支持哪一个或者哪一派政治人物,都不会顾及台湾人民的利益。在中美关系中,大概没有人怀疑台湾是美国的棋子。因此对美国来说,只希望这个棋子用着顺手,没听说过棋手在下棋时要考虑棋子的感受。不过对台湾当局来说,却一直试图让民眾相信美国会支持他们。这种话说多了,他们自己可能都信了,看裴洛西访台时绿营政治人物得意忘形的样子,他们应该是相信美国会全力支持他们的。不过台湾民眾却似乎不那么好糊弄。在最近的网路民调中,62%的民眾对斐洛西所谓「美国保障台湾民主」的许诺「完全没有信心」。其实在民进党的观念里,他们特别希望中美之间能直接衝突,但美国好像也不愿上民进党的当,选择了远遁以避解放军的锋芒。于是,面对大陆的强大压力和大陆民眾的怒火,民进党选择了躺平,把脑袋往沙子里面一插,所有的压力似乎都消失了。

大陆近日发布的白皮书说,「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復兴的歷史必然。」对于大陆来说,国家统一是一种歷史责任,也是百年復兴之路上必须跨越的障碍。同时,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证明,推动国家统一与实现两岸共同繁荣可以同步进行。因此,尊重两岸关系之一个中国的歷史逻辑,尊重两岸经济高度依存及社会不断融合的现状,逐步消解政治对立,寻求两岸共同繁荣之道,才是最符合两岸人民利益的做法。某些政治势力为了一党一人之私,逆民眾利益而动,甚至不惜引狼入室,那只能是成为麻烦制造者。

裴洛西旋风式的行程结束之后,她拍拍屁股走人了,却将两岸关系拖入了高度对抗模式,而且这种高度对抗模式有常态化的趋势。如果民进党不愿正视两岸关系歷史逻辑,不愿回到一个中国的道路上来,未来两岸衝突激化的概率大增,台海地区将长期笼罩于战争的阴影之中。(作者为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两岸关系 #民进党 #两岸 #歷史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