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的Outbreak2022街舞大赛上,Bgirl刘清漪斩获中国首个世界霹雳舞顶级赛事冠军。中国霹雳舞再次立于聚光灯下。
霹雳舞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纽约布朗克斯区街头,是街舞的一种,并从巴西战舞、体操、中国武术等吸取了相关元素。快速移动脚步、倒立定格、高难度旋转……这些典型动作使霹雳舞独具色彩。
上世纪80年代,「霹雳舞」潮卷中国。美国电影《霹雳舞》为这项舞蹈在中国招来一眾拥趸。彼时孙红雷还是「东北舞王」,面孔乐队的欧洋还在「罗马队」霹雳舞队。然而,随着摇滚等新潮来袭,热舞「前浪」渐渐消褪。
2020年,霹雳舞因被确定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又重归中国大眾视野。
巴黎奥组委主席托尼•埃斯坦盖曾言「希望举办一届独具创新、更接近年轻群体、更有都市气息、更能走向场外的奥运会」。霹雳舞作为街头文化的代表盛行世界,而其动作既有难度,又可标准化计分,具备与奥运接轨的条件。
霹雳舞将登奥运赛场,牵引着中国霹雳舞的命运。国际舞台的肯定,让霹雳舞以朝气蓬勃的姿态同中国主流文化再次交匯,这距上次已近40年。
严格来说,上世纪80年代流行于中国的「霹雳舞」,是多种街舞类型的杂糅体,譬如「太空步」就属于机械舞而非霹雳舞动作。入奥的霹雳舞则是名为breaking的单一舞种,涵盖大量地板动作,也有人译作「地板舞」。
兼具竞技性与艺术性,引领时尚潮流,越来越多的人看见霹雳舞的闪亮。
例如,中国高校正逐步将霹雳舞纳入教育体系,北京体育大学已于2020年开始设立霹雳舞实验班,面向全国招生。霹雳舞进入高校,不仅能带动科学训练、运动康復等霹雳舞相关研究,也为增加练舞者基数提供了契机。爱好者不必踌躇于兴趣和从业的二元对立,顾此失彼,霹雳舞运动员、教练员、高校老师等职业,都可成为未来发展选择。
7月21日,《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大眾街舞运动水平等级标准》出版发行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这意味着霹雳舞者等街舞爱好者有了更明确、统一的学习指导。
街头文化登堂入室,是否会削减其独立新锐风格?
霹雳舞自诞生起即蕴含多元文化基因,正是超越现状、兼收并蓄成就其今日风靡。据闻经典技巧「风车」(windmill),即吸纳了少林功夫中躺地扫腿翻转起身的动作。且霹雳舞的内核乃源自生命内部的能量,从北美东海岸延伸至全世界,自由、热烈、奔放的情感无分种族,横亘时空。作为情感表达方式的霹雳舞,自然常「舞」常「新」。
如今,霹雳舞以新的方式回归中国主流视野,掀起復古新潮。即使所指不同,「霹雳舞」之名,仍将人们带回80年代,放映出一代人充满律动的集体记忆,以及曾经张扬、年轻的自己。而借助奥运这一国际大舞台,在舞者的辗转腾挪间,东西文化的交流也必将再结新果。
(本文来源:中新社「东西问」专栏,授权中时新闻网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