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少子化趋势中,生育率1.08的台湾,已在2020年进入「生不如死」的阶段,并预计将于2028年失去人口红利。唯独于科技产业有所发展的所在地,成为人口逆势成长的祝福之地;根据2021年内政部统计资料显示,台湾9岁以下人口比率,前三名分别是新竹市11.1%、新竹县10.7%、桃园市9.8%,显见优质工作机会对人口增加是有所帮助。
目前台湾人口的迁移是逐工作而居,在同时搭配薪水与房价的考量之下,2021年的净迁入人口数,前三名分别是新竹县竹北市4175人、新北市林口区3037人、台中市北屯区2929人;因此在人口迁移与生育的加成效果之下,竹北市成为台湾人口成长最独特的存在。但是在竹北市人口成长欣欣向荣的情况之下,这个年轻城市发展的隐忧将逐渐发酵,其中最迫在眉睫的就是幼儿就学问题。
竹北市民要放心工作,家里的幼儿教育必须处置妥当;而近几年竹北家长共同的痛,便是中小学校舍数目不足的问题。由于主事单位的保守心态,对于产业发展未来没有信心,因此不敢大开大阖的增建中小学校舍;导致在人口迁移与生育的加成作用之下,目前中小学校舍数目严重不足。
从小学校舍开始,为了舒缓其名额不足的困境,主事单位以炒短线的方法,产生让人诟病多年的跨大学区就读制度,让家长在幼儿的小学时期,可以选择其他乡镇人数较少的小校就读,以解燃眉之急;但是经过多年后升上国中,目前中学校舍依然面临准备不足的情况,表示主事单位根本不认真正视人口成长这个重要议题,导致家长感觉受到欺骗。
以嘉丰国小为例,因为家长已经确认主事单位的欺骗前科,终究不会让自己的小孩有机会就近就读中小学;所以透过4位里长串连,要求同时招生一到六年级的学生,让近年因为配合跨大学区就读的学生,可以即刻有就近就学的机会。
但是目前整个小学校区,完工的建筑只有八分之一不到的场域,就是一栋大楼不到30个教室的微型小学,以一个年级预计招收10班的规模,在这样的现况下,只能招收活动范围可限缩的一年级学生,无法满足一到六年级学生活动空间的需求。因为其他建筑预计要于2023年底完工,所以在下周开学后,一年级学生需要被高墙隔离于校园施工场域,但是施工的声音就不知道要用什么方法有效阻隔,还有粉尘、异味这些小朋友不知道如何自我防护的东西。
一边上课一边建学校,除了学生辛苦,其实对于老师而言也是很大的负担,因为真的不是一个正常的教学环境,先进城市中的特殊场景。为了赶开学,而让小朋友在施工场域旁边上课的类小学,期望就学大楼已经真正的完成验收,一年级小学生真的不适合在此就读。(作者林俊智为民眾党新竹县党部竹北区副主任、陈立基为民眾党新竹县党部竹北区主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