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参谋总长李喜明近日发表新书,提出台湾「整体防卫构想」(ODC)和以小制大的不对称战略,为台湾指出面对中共侵犯可能的胜算之道,引起国内外媒体和国人的关注。庆幸的是,这是第一次引起广大民眾对国防事务的关心与讨论;但也为此感到惋惜,「整体防卫构想」在李总长任内提出却窒碍难行,至今还被人曲解和中伤。
今年8月上旬中共围台军演,意在「封控台海、拒止美日」,并以「以少代多」的首战即决战之势,打破海峡中线,把台湾防卫纵深压到最小范围,台湾陷入战略内线态势。这虽是威慑性军演,但有在台海建立「新常态」的强烈意图与准备。由此台澎防卫作战将面临新局,变革的脚步迫在眉睫,重整的时间也愈来愈少。
乌克兰的情况和台湾不同。但是有一个基本命题仍具启发。俄乌战争打到今天超过半年,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军事实力相差悬殊,是什?原因使乌克兰能成功抵抗俄罗斯的全面入侵,迫使俄罗斯大军陷入困境。奋勇抗俄和坚韧的社会力是主因。从军事角度说,乌克兰成功运用美国特种部队发展的一套「抵抗作战概念」(Resistance Operating Concept),对俄军进行有效反击而出现今天的局面。
欧洲政策分析中心(CEPA)研究员班考斯凯特(Dalia Bankauskaite)在立陶宛研究抵抗计画多年。她说,抵抗的定义是整个国家努力在被占领土地上重建主权,而抵抗的概念为提高国家的韧性提供一个框架,是一种承受外部压力的能力。她还说,「韧性是社会在和平时期的力量,在战时变成对侵略者的抵抗。」
「抵抗作战概念」不是为所有国家提供相同计画,而是根据每个国家的人口、能力和地形量身订做。其目的不是制造或支持叛乱,而是建立一支政府批准的部队,抵抗入侵者并恢復主权。
台湾的军事战略为「防卫固守、重层吓阻」,建军目标强调「国土防卫」,发挥「常后一体」整体战力,是全民防卫,不能只靠有限的国防力量。因此「抵抗作战概念」对台湾防卫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美国援助是一回事,自己有无决心变革是另一回事。俄国军事歷史学家科兹洛夫(Sergey Kozlov)今年2月在俄罗斯《独立报》发表长篇文章指出,2021年7月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签署两部重要法律:《关于国家抵抗原则法》和《乌克兰武装力量员额法》。泽伦斯基当时对特种兵说,这两部法律与特种部队有直接关系,将推动特种部队开展抵抗运动,使其能够吸收新的专业人员壮大特战队伍,进而为巩固国防做出贡献。
尤其是《关于国家抵抗原则法》,规定一整套有关发展国土防卫和抵抗运动的重要措施,目的是建立全民抵抗训练体系,必要时动员全民保卫国家。抵抗区域除了在政府的控制区,也在敌人的占领区。这就不难理解乌克兰抗击俄罗斯能持续至今的原因。
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到台湾防卫有类似乌克兰的立法和相应的准备措施。美国援助台湾是一回事,自己有无决心变革是另一回事,而后者往往决定前者的援助力度。李喜明发表新书贵在为全民讨论国防事务提供一个新的思索方向,不需过于计较对错,更无必要浇灭这股难得的热情。(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