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个月,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前苏联总统戈巴契夫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先后去世,各国都以不同的礼数与规格表示哀悼,并对逝者家属致上慰问。表面的行礼如仪,箇中的幽微巧妙更隐含着外交密码。副总统赖清德以家属亲友身分赴日本吊唁安倍,就是一次受瞩目的吊唁外交。北京娴熟大国外交,自然不会放过吊唁外交的机会。

吊唁安倍改善中日关系

俄乌战争爆发,北京受到西方国家某种程度的孤立之际,日本、俄罗斯、英国出现吊唁的场合,俄罗斯是北京日益密切的战略伙伴,日本与英国则是美国最紧密的盟友,北京与美国如何利用吊唁外交的舞台,藉机巩固关系或化敌为友,将是一大挑战。若能巧妙运用,也可能成为突破外交困境的机会。

北京对于安倍晋三爱恨交织,也反映在吊唁的举动上。安倍出身右翼政治家族,却非常务实,他在任内致力于改善日中关系,曾经进行高层互访。但是安倍也是印太围堵战略的首倡者,积极推动日美印澳军事合作。安倍卸任首相后几度发表涉台言论,也令北京不满。同时安倍推动日本「国家正常化」、扩大自卫队能力,也令中国大陆心生疑虑。

中日关系有其复杂性与敏感性,安倍遇刺消息一出,大陆网民趁此宣泄不满情绪,官方则相对冷静。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慰问,并肯定安倍为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做出的贡献。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日相岸田文雄致电吊唁,习近平夫人也向安倍遗孀致哀,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则代表中国政府前往日本驻中国大使馆进行吊唁。不过重点还是在9月27日的安倍国葬,届时中方代表的层级,将是观察中日关系发展的指标。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双方都有意改善关系,却面临地缘政治利益衝突与内部的政治压力,9月29日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日子,从相关活动的安排也可看出两国关系的动向。

在中方邀请下,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秋叶刚男日前访问天津,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共同主持日中第九次高级别政治对话。会谈没有具体结论,但外界认为有共同向好的趋向,也不排除安排双方领袖未来会面的可能性,日媒甚至传言不排除习近平亲自出席安倍的国葬,但可能性不大。不论习近平是否亲自出席,北京利用这次吊唁外交改善两国关系用意十分明确。

不与西方主流论调对抗

对于前苏联总统戈巴契夫的去世,北京相对低调,心态也比较复杂,只由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表示哀悼,习近平则保持沉默。不仅因为戈巴契夫在俄罗斯仍有相当的争议,普丁对戈巴契夫之死更表现冷漠,北京为尊重普丁,避免伤害俄罗斯人民感情,因而低调。另方面,北京对于戈巴契夫迷信西方造成苏联瓦解、共党垮台深以为戒,不愿高调追悼,但也不愿恶言以对,不公然对抗西方主流论调。

相较于对戈巴契夫的低调与对安倍晋三的犹豫,北京对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逝世,则予以高度的敬意与推崇。除了外交部在例行记者会表达哀悼,习近平也向新任国王查尔斯三世致唁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则向新任英国首相特拉斯致意。媒体也正面评价女王。北京高规格表达致哀,不仅因为女王为现任国家元首,英女王在中英外交关系上也深具意义。英女王是第一位访华的英国君主,曾经接待多位中国领导人访问英国。习近平在2015年访问英国时,女王就曾以高规格隆重接待。即便首相特拉斯的反中色彩鲜明,北京希望将女王与首相区隔开来,藉此表达善意。

从北京吊唁外交密码可以看出,中共二十大后,北京的「战狼外交」将会有所收敛。当美国积极拉拢盟友,孤立中国,并在经济上企图扩大脱鉤和加大抵制之际,北京需要多做实事,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平衡西方国家的攻势。北京也趁此一波「吊唁外交」,为二十大后的外交转型与布局做出准备。

#吊唁 #安倍 #习近平 #外交 #戈巴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