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富马斯克的「台湾特区论」在国内政坛余波盪漾,行政院长苏贞昌在立法院答询时,罕见放低姿态表示不便批评生意人,并认为马斯克不太了解台湾和两岸关系。除了一向擅长台独暴衝的苏贞昌在马斯克面前软下来,有「战猫」之称的驻美大使萧美琴亦不敢正面反击,究竟说明什么?
商业菁英避战 没有区别
马斯克作为科技巨头,虽然力挺共和党对川普友好,但绝对不是「反中同温层」里的死忠,对国际情势、美中关系恐怕比谁都清醒。不难推测,马斯克对美中在台海衝突的担忧,代表了一股全球化商业菁英力量的关切,其实张忠谋、刘德音连续为战争阴云下危如累卵的台积电发声,本质和马斯克未有区别。
正如蔡总统在国庆文告中提出的「维持台海稳定的方法」,马斯克的「台湾特别行政区」当然可以算作「解方」的一种,他的建议虽然不容于台湾朝野和民意,也似乎和北京的名词相似,但这和中共「一国两制」完全是两回事,两者是不同思考脉络下的相似结果。大陆的「一国两制」是以结束中国内战为逻辑基点,两岸统一后政治、军事、外交的中央或主权性质权力收归北京,台湾只会获得被北京授予的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的自治权。
台湾前途选项 人民决定
但马斯克的思考未必如此,更像是90年代美方提出的「中程协议」,只要大陆不武、台湾不独,台海两岸就可以保持和平发展的特殊状态。因此,马斯克版本的「台湾特别行政区」听起来刺耳,却仍有寻求战略模糊之意。至于他口中的「中国的台湾特区」,只要看看《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便知,台澎金马本来就是中华民国之下的「自由地区」,硬要扯马斯克「不了解台湾和两岸」,说不定反倒是马斯克做足了功课。
民进党对马斯克「台湾特区论」的尷尬回应,主要因为他戳破了绿营长期向台湾民眾营造的「全世界都认同台湾是独立国家」以及「全世界都在反对一国两制」的虚假舆论。放诸过去,只要国际社会出现一点反台独,或者倾向两岸统合的声音,一律都会被绿营打为「中共同路人」或「亲中派」,直到这次具有美国共和党背景、身体力行支持乌克兰抗俄的马斯克站出来发声后,民进党的「鸵鸟战术」和「国王新衣」就再也演不下去、编不下去了。
无论马斯克的「台湾特区论」是否可行,他的言论揭露了民进党不敢面对、也极力掩饰的真相:一、西方菁英当然会支持、同情台湾的自由民主,但几乎没人认为台湾有独立的可能。二、西方菁英眼中的台湾永远都无法独立于美中关系之外,台湾就是一个讨价还价的筹码。三、西方菁英认为两岸终究要找到「平衡点」,否则对抗升级演变为战争,会伤及自身利益。对比这三点真相,就曝露出「抗中保台」、「联美抗中」有多么不切实际,只能作为欺骗选票的口号而已。
民进党政府逼迫台湾社会「抗中」到底,不容许台湾内部提出任何有助于两岸和平、和解的方案,其实早已偏离了创党初衷。民进党创党时的立场,正本清源是「台湾前途需交由台湾人民决定」,换言之,如果人民最终选择统一,民进党也会接受,但后来自我限缩为台独,现在还增加了以「抗中」为信仰。事实上,萧美琴在回应马斯克「台湾特区」时的措辞,多少能看到民进党创党初期对台湾主权立场的影子。只不过如今的民进党,既放弃了最初的理念,也没有真心诚意接受中华民国体制。
台湾人应该要感谢马斯克,因为他破除了「台湾方案」的禁忌。谁说「台湾方案」就一定要由中共主导?难道台湾各党派和民眾就不能提出符合宪法、符合民意、符合和平价值、符合自由民主的「台湾方案」吗?无论是九二共识还是和平协议,都是台湾先提出、大陆后接受的概念。在台海兵凶战危之际,台湾社会真的要思考如何拿出一套两岸和平的解方!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