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记忆的长河,是真是假不见得有真理?也须服膺政治?

民进党台北市长候选人陈时中遭爆,16日晚间赴内湖区勘灾,座车三度违规迴转、违停占用公车停靠站、闯红灯。陈时中被警察盘查时说了什么他说词反覆,国民党台北市议员徐巧芯抓包还原监视器画面。19日陈时中再被追问细节,竟连续8度跳针频频打断记者问话,一再重复「我不知道」、「我不清楚」,就连自己勘灾当晚是否在车上,也直呼「我不知道」。

陈时中记不清楚事情不是首例,前阵子他打脸黄珊珊说,防疫旅馆不是台北市首创,事后被证明不对。疫苗採购的价格是多少?高端疫苗有没有买贵?中央疫情指挥中心说必须保密。我们对过去的事情可以说记不清楚、不知道,但时间一直在走,过去所累积成的现在,难道没有意义?我们又要如何看待未来的时间?

加拿大科学与科技史学者史考特‧艾伦‧强斯顿写下了《时钟在说谎:科学、社会与时间的建构》一书,说明时钟如何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工具。在19世纪之前,所有的时间都是地方时间(local times)。巴黎的时钟与莫斯科的时钟并不需要相互校正。不论是徒步还是骑马,来往于城镇之间的旅行都没有快到需要考虑距离中午或是超过中午几分钟、几小时。在那个时候并没有所谓时差的问题。一直到了19世纪中期才开始出现改变,铁路与电报的发明创造了一个相互联接的新世界,各城市之间的时差突然变得重要。电报需要细心协调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时间,铁路若是没有精确的时刻表,就会面临生命损失的重大威胁。因此,为了避免混乱,必须有一套各方都同意的新计时系统,计时成为全球标准化的系统于焉诞生。

这些新科技无庸置疑为时间的标准化带来动力。不过世人当初化解全球计时的挑战的解决方式,并非由科技来决定,而是透过社会与政治途径形成。人类要掌控一切的野心已超过技术水准。国家、专业与商业的竞争,再加上阶级的不平等与殖民地的争夺,让大家都接受统一的计时。儘管原本计时的来源并不缺乏,当时钟表已广为流行,市政厅与火车站的墙壁上都挂有装饰用的大钟,各个不同的宗教在全球许多地方都会以钟声来提醒信徒,太阳与潮汐也可以用来粗估时间。

但时间从来不是靠科技订定的,当初入境隔离的3+11政策,如今放松的0+7,因着环境时空的变化,但做决定的考量还是依政治。国际解封,国外旅游价格飞涨,机票卖多少钱合理?买卖双方认了算。当年《一九九五闰八月》吓死大家,如今盛传「2027解放台湾」境内没人在乎?这一切都证明政治凌驾了一切。

正当选举期间,难道我们对时间与承诺无感?任凭时钟在说谎也没关系,回到那个不在乎时差、不信真理的时代?这个时刻令人更讚佩埃及人对天文时间的重视与追求,在阿布辛贝神殿深达60余公尺最深处有4座神像,每年2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及10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的登基日)这两天,阳光会直接照进洞内最深处,照射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神像身上,每年不变。什么才是「真时」,又有哪些是在说谎,不会依当时政治与周遭环境而定。我们该追求的也许正是这样神奇的阳光!

(作者为台北市出版公会理事长)

#时间 #时钟 #计时 #说谎 #陈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