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普受重视,也是普立兹奖得主的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佛里曼,受邀以视讯在「远见高峰会」发表演说,认为美中建交后的40年间,是美中两国「无意识整合」的时代;但过去5年来,美国企业发现双赢关系已经消失,智慧财产权受到侵犯,无法在中国获利,因此缺乏信任。台湾在地理位置上,无法改变邻近中国大陆的状况,最好的策略就是取得国际间的合作信任、避免挑衅中国大陆、低调地发展经济并强化军备,只要对面的熊不来攻击你,「天天都是好日子」,根本「不需要裴洛西」。这样的看法和演说,蔡总统听到了吗?
最佳策略 低调发展经济
其实,这种看法呼应了本报长期以来的观点;我们认为,解决台湾问题并非对岸最急迫的任务,只要维持两岸和平、持续交流发展,就可以创造双赢环境,让局势的发展逐渐对台湾有利;没必要顺从美国鹰派的言语和行动,一步一步升高两岸对立,走向「乌克兰化」无法避战的后果。我们三番两次呼吁,蔡政府几乎都当成耳边风;如今美国舆论最负盛名的作家,也同样做出诚恳的呼吁,蔡总统和身边的幕僚们,是否该平心静气地思考智者的箴言?
长久以来,蔡政府一直认为台湾有了生产尖端晶片的台积电,因各国都有需要,自然是台湾的「护国神山」。若台湾有难,各国必然「共赴台难」。但美国只会大量出售武器,将台湾打造成一只武装「刺猬」或「豪猪」,和对岸进行激烈征战到焦土,并藉机拖垮对岸,就像目前的俄乌战争一样,不可能真的出兵保台,以美国人性命来保卫台湾连自己人都不想当兵的国家。
然而,蔡政府有没有想过,即使不等到兵戎相见,只要两岸局势愈趋负面发展,台湾在原来已被《经济学人》认定为「全球最危险的地方」之下,进一步发展为「全球最可能开战的地方」时,对台湾经济会有甚么衝击?是全球各地的台湾菁英都会像中东的以色列人一样,争相回国共赴国难,还是在海外的菁英都滞留海外,而国内菁英人才全都想尽办法出国避难?
护国神山 已成台湾软肋
不仅如此,台湾大量的资金,是会大量从房地产、股市、匯市争相外逃,造成房地产崩跌、股市狂跌、新台币大贬,还是除了处变不惊,文风不动,更吸引国人将境外资产引回国内,让台湾金融市场蓬勃兴旺呢?外国原来有意投资台湾的企业,会因此加速对台投资,还是会赶紧剎车、改选其他可替代台湾的投资地点呢?
蔡政府长期以来,认定台积电是一座「护国神山」,美国和西方国家会全力保护台湾安全。所以政策上全力配合台积电等半导体业,提供廉价土地、水电,对台湾自然环境施加无比压力、吸纳大量科技人才,让眾多非电子科技业难以顺利发展,也造成半导体业一枝独秀、薪资超高、恶化所得分配也炒高房价。然而,今天的发展却像「护国神山」逐渐演变成「台湾软肋」,美国似乎只在考虑两岸开战时如何将其研发人员撤走,并在危急时将它炸毁,完全无意因它而出兵护台。
推动这种「造神」运动的结果,除了造成产业畸形发展、提高产业风险外,并未带来美国的明确保证,只带来政治人物不断来访攫取个人政治利益,以及对岸越界军演、消弭海峡中线无形屏障,并规画延长兵役、考虑徵兵、大量扩张国防预算、增购武器等。蔡政府已经温驯地顺从美国鹰派,一步一步踏入兵凶战危的境地。那么,上面所说对台湾经济的衝击,难道不会逐步成真吗?
佛里曼提醒,台湾不需要破坏现状,更别迫使中国大陆领导人做决定,尤其是一个面对国内强大压力的领导人。孙子兵法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与和平的抉择握在蔡英文手中,身为必须对歷史负责的领导人,难道只会选择战争,不为和平付出一点努力吗?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