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期中选举这个变数对拜登对华科技竞争(或者乾脆说是「科技战」 )的影响和衝击,笔者初步判断是影响不大,因为期中选举前美国政治是高度极化,期中选举后美国政治仍是高度极化和激烈对衝(从参议院选情的高度胶着状态即可看出),高度极化的这个大环境没有变, 拜登的行为模式相应变化估计也就不会大。 就算最后共和党真能以微弱优势同时拿下参、眾两院主导权,因为优势将极其微弱,美国行政-立法部门间的基本关系态势估计变动不会特别大。 当然,我们需要注意到,共和党对拜登对华战略态度的基本立场一般都会是宣称拜登「太软弱了」,有时甚至会攻击拜登「被收买了」。

至于拜登本身的战略意图,CNN的一则报导讲得算是比较准的:随着美国走向一个可能分裂的政府,拜登的目标是在国外维繫美国的领导地位 (as US heads towards a potentially divided government, Biden aims to assert American leadership abroad),而当CNN发这则报导的时候,美国期中选举的结果都仍未完全确定。 拜登有一种很固化的思路,他把国内的川普,国外的中俄基本一概视为所谓的「对美式民主价值的挑战」,在这个宏大叙事之下,怼川普和科技箝制中国几乎都是服务于同一个整体战略目标。 而且拜登本人权势欲非常强,几乎可以肯定他主观上绝不想缺席2024大位争夺赛(当然,民主党人未必都乐见剧本如此展开)。

抛开拜登政府发起的挑战不论,中国近期有件事做得颇为可圈可点。 2022年8月,DEPA(《数位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经过评估,决定同意成立中国加入工作组, 中国加入DEPA工作组就此正式成立,以全面推进中国加入DEPA的谈判。 同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时说:「中方愿与各国共同塑造开放、安全的数位经济发展环境,共用数位经济发展红利,为推动全球数位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进展。 此外,国务院新闻办11月发布的《携手构建网路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指出,「截至2021年,中国数位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9.8%(也就是近4成),数位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数位经济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二」。

(作者为復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青年副研究员)

(本文来源《海外看世界》,原题:〈管窥中期选举后的拜登政府对华战略〉,授权中时新闻网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看世界 #选后 #拜登 #海默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