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在县市长选举大败,是因为民眾对民进党政府失望;而败选后内阁不动如山,则令民眾绝望。这么惨重的挫败,都没有一棒打醒民进党高层,行政院长苏贞昌率诸多不适任的阁员继续嚣张,这是对民意的轻蔑与践踏。内阁不换,民怨绝无可能止息。

平息民怨 全面调整人事

2018年九合一选举民进党大败,当时的行政院长赖清德立即请辞,1个多月后总预算通过便下台走人。现在民进党败得更惨,蔡英文却第一时间发表了不痛不痒的感言,苏贞昌请辞获慰留后,党内高层盘算着如何重作政治布局,民进党各派系盯着内阁和未来总统大位多方谋画,这像是一个体认到施政失当而深切反省的政党吗?民进党的脸是犀牛皮,怎么打都打不醒吗?

以这种态度,蔡总统恐怕马上要面临跛脚的风险,因为天怒人怨的内阁还会继续惹事,政府的施政将遭遇人民更强烈的反弹。蔡英文如果耳朵再硬下去,不要说内阁施政将寸步难行,选民也会在2024总统大选给予民进党更严厉的惩罚,届时卖再多的「芒果乾」也不会有人买帐。蔡总统必须深刻体认到,民进党已经走到了民意的对立面,必须立即认错改正,把路线调整回来,才可能拉回民心。蔡总统不能再组败选联盟,让败战之将华丽转身出任高官,否则整个执政团队犹如陈旧腐烂的酱缸,国家还有希望吗?

蔡总统必须改变民主独裁的作风,放下政党恶斗,全面调整政府人事及政策方向。那个呛立委「在那叫什么」的苏贞昌非走人不可,蔡总统应重组跨党内阁,启用党外人士来担任阁揆。陈水扁初任总统时为了化解蓝绿紧张,曾请出唐飞担任行政院长,唐飞也戮力从公,蔡总统可以在用人上採取更创新的思维,跳出派系分赃与权力算计,着眼于国家发展,倾听人民心声,延揽有德望、有能力的非民进党人士担任阁揆,想必能让民眾感受到民进党深刻反省的诚意。

蔡总统一面倒的亲美抗中路线,已完全把台湾捆绑在美国的抗中前线上。但蔡政府狂打「抗中保台」的结果,是台海紧张风雨欲来,原本讨好年轻人将兵役缩短为4个月,明年却在美国压力下要再延为1年;「护国神山」台积电被迫赴美,蔡政府也无力保护。总结起来,民进党政府有抗中没保台,实在有愧「爱台湾」这个招牌。未来蔡政府须採取新的国家路线,在外交、国安及两岸政策上转向,以为全民发展谋福利的视野,积极寻求与对岸沟通对话,缓解双方分岐促进和解。

回应民意 彻底革新政局

「断交部长」吴钊燮、包庇抄袭论文且出访「全都露」的国安局长陈明通,都应该去职。农委会主委陈吉仲满嘴仇中的政治语言,却拿不出办法来保护农渔民,也应该换人了。在全球暖化日趋严峻下,洁净能源才是正道,非核政策早已过时,民进党政府不能再抱着反核神主牌,无视能源不足及全球暖化问题,经济部长如果还不知因应潮流,也可以换更有国际观的人来做。

这次民进党遭到选民大反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眾对媒体一片绿油油,网军侧翼行事嚣张,社会舆论在寒蝉效应下几成一言堂极为不满。原本应是独立机构的通传会(NCC),从拔除中天新闻台、让华视进驻52台,再到护航镜电视抢夺TVBS频道,甘为政治打手的谄媚嘴脸令人作呕,主委陈耀祥早该去职。民进党的黑手肆无忌惮地控制媒体洗脑民眾,网军对批评者发动抹黑追杀,政府还想通过「数位中介法」,企图全面管控网路言论,很多年轻人这次没出来投票,就是实在对民进党再也挺不下去。蔡政府其实并没有放弃「数位中介法」,但这次选举应该让蔡英文有所警醒,必须放开箝制言论的那只黑手,切断政媒共生体,并停止推动「数位中介法」,否则人民的怒火势将再次引爆。

民进党政府早已背离了当初的理想,变得贪婪狡猾又蛮横无耻,选民已经用选票给了蔡政府当头棒喝,蔡总统必须对民意谦卑,也必须顺应民心,面对新的地缘政治,对施政进行全面革新,才能让台湾从低迷停滞中彻底翻身,重新出发。

#民进党 #蔡总统 #内阁 #蔡政府 #民进党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