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都关注台湾这次大选结果,不,正确地说,关注台湾选举结果的主要是国际反华媒体,而这个结果让这些媒体有点失语,一时不知该转什么画风。
有意思的是,有没有主流国际媒体在选后专访国民党主席?没有。
从台湾内部看,大家心知肚明,选民并非表态亲中,而主要是嫌恶民进党的嚣张。在两岸议题上,多数选民希望和平是肯定的,因此至少可说民进党的激进路线遭到否定。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谁将参选2024总统,以及必然会成为主轴的两岸议题,参选各方将如何表态?相信届时,国际主流媒体会重新聚焦台湾政治。
赖清德代表民进党参选吗?虽仍是悬念,但似乎八九不离十,姑且将「务实台独工作者」视为一咖好了。侯友宜会代表国民党参选吗?也是悬念,但因为大家不放心公子朱,因此颇有力拱的态势,姑且也将侯视为一咖。柯文哲,必选,但是否以总统参选人身份参选,端视国民党推出什么人选。
有蓝营名嘴拿个人声誉担保公子朱这次不会参选,而会力拱最有可能胜选的人,哦是吗?我为名嘴捏把冷汗,毕竟为政客做担保风险可不低。名嘴另外笃定地说,卢秀燕绝不会选。那么,如果侯友宜不选,还有谁?啊对,赵少康,罗智强也都表达过参选意愿。
不同人选在两岸议题上的拿捏,应该是有差别的,现在还说不准谁会如何表述,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和平」,或许还能向前推一步「和平对话」,以作为蓝营的两岸诉求。
在一切都还未定的此时,我可以很有把握地说,「和平」将是废话,是前提,是不需要讨论的总路线,因为绿营与柯党也会诉求和平避战,各方差异只会显现在追求和平的「方法」。
所谓「方法」,大概不脱两种,其一:没有自我防卫能力,就没有和平。其二:给出两岸对话时间表,促进和平。前者是假和平诉求,后者才可能是真。持此两种方法论者,无论参选者是谁,肯定都会先寻求美方的同意。而美方呢,原则上都会默认,但提出「对话具体时间表」这部分,端视明年中美关系是什么状态。
为什么和平诉求与两种方法,美方都会同意?因为美国绝不会允许台湾诉求武力对抗,就算要尖锐以对,力度也取决于美方,而非台湾,所以「和平」也是美国要求台湾在两岸议题上的态度。
方法一强调的「自我防卫」,有利美国军售,以及美国两党作秀,甚至具有需要时掏空「和平」的功能,美方当然会同意。
方法二强调的「对话」,有利于美方在台海议题上操弄偽善文宣,亦有拖延现状的功能,美方也会同意。事实上,在中美对抗最激烈的时候,马前卒蔡英文也诉求过两岸对话不是吗?不过,考虑到「拖延现状」,因此「对话具体时间表」对美国是比较敏感的。
以上分析换言之,蓝绿白都不会抛出美国爸爸不认同的两岸诉求,但不能排除有参选人会企图打擦边球,以与对手区隔。决定胜负的关键,有可能就在于擦边球。
在野党必须回答的是:赞不赞成美国武装台湾?赞不赞成美国挖走护国神山?赞不赞成台湾政策法?赞不赞成「台美21世纪倡议」作为围堵中国大陆的一员?赞不赞成禁莱猪?赞不赞成禁核食?赞不赞成半导体供应链「四方」与中国大陆脱鉤?赞不赞成美国会议长(或地位相当的大咖)访台?赞不赞成兵役延长?赞不赞成不对称作战之派出所也要储存军备?
以上都是民进党「压单边」的立场,「务实台独工作者」为解除美方疑虑,恐也必然勾「以上皆是」好表忠。既如此,在野党如何在不触怒美国的尺度上,与绿营做政策作区隔?
本届国民党党中央基本就是「美国顺民」,因此以上答题都不太容易勾「不赞成」,这就是为何我们不放心公子朱。事实上,侯友宜恐怕也不会偏离顺民路线,一个「不赞成」都不会勾,只想打模糊仗,并一天到晚将「中华民国」挂嘴边,以此作为表面区隔。
我认为,怯懦的蓝营,会在不得罪美国的尺度上,强调「两岸对话」来与绿营区隔。但赖清德也不是吃素的,强调「两岸对话」他也会念,反正说说而已又不会掉块肉,而且铁粉压根不信赖清德会真与对岸对话。
希望蓝营用行动证明我是错的,明确表态拒绝「台湾乌克兰化」,「半导体去台化」,「炮灰式的不对称作战」,「没有台美FTA却要承诺一堆有利美方的倡议」,「挑衅十足的军事援助」,「延长兵役」,「民兵,类民兵,有点像民兵」,「美国会议长访台」等等这些负面表列。
在正面表列的部分,空谈「两岸对话」说了等于没说,人民应知道具体时间表,说了就要做,要做就要有成果,别搞假动作拖延时间。也不要空洞高喊中华民国,请从美国手里拿回中华民国的自主性,尤其是两岸议题的自主性。
无论是负面表列或正面表列,以往,至少在马朝,都没这些问题,可不是什么「深蓝语境」,国民党若连马英九时期都回不去,谁参选又有什么差别?谁当选又有什么差别?
当然会有国民党人认为,以上一切,只能做不能说,要先选上才有意义,请不要自欺欺人,选前刻意不表态,等选后再做,只会被美国爸爸修理得更惨,届时又是一堆藉口掩饰「不能说也不能做」,那只有更难看。
至于柯党,举凡国民党不敢说的,都是给柯文哲表现的机会,我窃想的「蓝白合」,不是貌合神离的表面合作,而是「白电蓝」式的抢票求进步。不是因为柯文哲艺高人胆大,敢言蓝营所不敢言,而是柯党包袱小,打擦边球,甚至直接怼美,会失去的东西很有限,收穫却可能是巨大的。
如此说来,若国民党参选人的诉求太接近绿营,或故意打模糊仗,那么柯文哲就会分走蓝营票,因为蓝营支持者大都反对以上负面表列,并期待出现真正的两岸对话。
因此,光是细想,就知道明年选战对在野党而言一点都不轻松,相对地,在两岸议题上,绿营只需要「蔡规赖随」即可。成本差异如此巨大,绿营自然不会让蓝营转移焦点到其他地方,而会针对中美台日四边关系大做文章,集中猛攻,边缘化其他议题。
诚然,国民党仍有机会在绿营执政出包的议题上寻求突破,但这也不代表在两岸议题上可以稍有轻忽。
「没有自我防卫能力,就没有和平」,应该是绿营会主打的概念,在野党很难否定,想寻求突破,就应在「防卫」政策上有自己的主张,而不是完全同意美方的做法,尤其,大家心知肚明,年轻人根本就不想当兵,更不想打仗,若票投国民党还是得当一年兵,那选国民党干嘛?
相信蓝营现在没人敢太乐观,明年的变数之多,恐在意料之外,在关键的两岸议题上,国民党的防御体系吹弹可破,更别说攻击体系了。
所以,下架民进党,还有万里路,在两岸议题上毫无着墨的侯友宜,可不是必赢,也不见得能边缘化柯文哲,只有笨蛋才会洋洋自得。(作者为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