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在去年底获得地方大选的胜利后,重返执政之路的希望之火再度熊熊燃起,但隐忧依旧伴随着期待,始终缠绕在许多支持者的心头:面对即将展开的2024总统与国会大选,国民党会不会又重蹈覆辙、歷史重演,把一手好牌搞得亲痛仇快、硬生生地打到烂?

欲拒还迎 国民党老毛病

蓝营的老毛病人尽皆知,先不论主观的人为操作,以2024大选目前的客观形势来看,国民党再次执政的可能性显然比上次2020来得更好,也应让蓝营与支持者更有信心。这可从以下四个面向来检视。

首先,在下届总统选举的支持度上,最新的民调显示,虽然国民党尚未确定提名何人,但以超高票获得连任的新北市长侯友宜,都能以相当差距稳定领先赖清德、柯文哲两位竞争对手。儘管这可能有九合一胜选后的庆祝行情因素,但也显示侯友宜是民意基础最雄厚的政治人物,而且经过交叉分析,侯也在性别、族群、地域、年龄、教育背景等多数变项条件上,呈现稳定领先态势,这是非常值得国民党努力保持优势的现象。尤其侯对可能带来「分票」威胁的柯文哲,在民调上更是显现辗压式的倍数领先,这将使国民党对未来蓝白合甚至弃保等问题,不致过度受制于柯,享有更强势的操作空间。

其次,最近侯友宜一连串的言行,都被外界视为开始松口,逐渐展现国家级领导人的表现;过去侯一向以保守拘谨的「好好做事」为标准答案,连任后则常提及「国家」相关议题,不再仅局限于新北市政,还说出「台湾要在全球化里扮演关键性角色,不做强国棋子」这样的话,显然千呼万唤始出来、「非侯莫属」的气势已经不言可喻了。他的这番近乎表态,无疑能让目前蓝营内沉闷的气氛为之一振。

其三,「抗中保台」一向被绿营视为在选战中无往不利的魔咒,但物极必反、作法自毙,九合一大选已可看出这张牌失灵,民进党诉求的层次从「抗中」升级到「战争」,势必出现相对的反思与恐惧;抗中不再是意识形态的激情呛声,也不只是操弄选战的口号文宣,而必须接受扎扎实实的检验:抗中之后如何保台?两岸难道没有避战的空间?求战与谋和之间的成本效益何在?「抗中」不再是任凭民进党翻云覆雨的奇幻舞台,如何「保台」才是民意必须务实反思的抉择。此时国民党应有更务实、更感动人心的论述。

黄袍加身 民心都涣散了

其四,民调显示蔡英文在年轻族群支持度上有明显的流失,而在现实上,包括低薪、高房价等切身问题都没有解决,加上能源短缺导致经济受创的持续焦虑,都会使得年轻人开始反思过去一味单向支持民进党的现实影响。尤其最新的兵役延长为1年政策,更已在年轻族群与青壮代父母间引发极大的疑虑和不满,这都是国民党能在未来选举时争取新世代,好好诉求的极佳议题。

经歷过上次的惨痛经验,朱立伦既不应是「吴敦义第二」,侯友宜也不想成为「韩国瑜第二」,相关的变数与效应,这次都应该有更智慧圆熟的处理才对。形势与民意相互激盪,已经将侯友宜推上了高峰,他不会也不应重演韩国瑜的争议。例如「落跑市长」的批评,连同副市长任内,侯友宜早已在新北市府服务了12年,完全不同于当初韩国瑜的状况,这种批评并无道理。又如侯被深蓝人士批为「蓝皮绿骨」、党性淡薄,但相对来看,侯的政治性格不强,务实低调,这正是他能吸取更多中间选民的长处;而且侯的出身背景与草根形象,更能让基层认同,也让绿营的政治抹红难以着力。

在全力下架民进党,重新找回台湾生命力的最高原则下,国民党提名谁、如何产生总统候选人固然重要,但无论如何都难以求全;最怕的其实不是有争议,而是扭扭捏捏、不清不楚、内斗耍诈、不乾不脆。曾经在2016年参选总统有切肤之痛的洪秀柱就明白表示,侯友宜若有意参选就要勇于表态,民主时代没有黄袍加身。国民党有好几次就是如此失掉人心而惨败,而民进党早已定于一尊,赖清德拥有党政资源且步步为营,全力向凯道挺进。侯友宜难道还要拖拖拉拉,把民气与人心都搞散了吗?

#侯友宜 #国民党 #民进党 #抗中 #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