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蓝白合」的卡关,到如今的明显濒临破局,双方各有怨怪,却都理直气壮,直指对方的不是。一旦破局,究竟哪方应负起最大的责任,只能从未来的「三脚督」选举结果,才能作正确的判断了。
纵观整个从协议到民调专家的会商过程来看,国民党的失误过多,在志得意满,以为稳操胜券之下,轻忽草率,大意失了荆州,如今看来,已很难有扳回一城的余地了。
蓝、白在谈判桌上协议,虽说连同马英九推荐,总共3位专家,理当一秉学术良知,作公正的裁断;但因为是各自衔命而来,当然也难免各有立场,会据理力争。马英九推荐的陈陆辉应该是中间人的见证角色,只能居间仲裁,主要还是民眾党派出的关智宇、国民党派出的庄伯仲才是谈判的要角。
关智宇被选上,当然是意料中事,他虽说也是民调专家,但在前次委托世新大学操盘的「匯流民调」中,就引发过不少的「偏坦」柯文哲的争议,可见其固守的立场。关智宇也显然不负使命,达成了任务,举出其中3份有利于侯柯的民调缺失,使国民党不得不将其「搁置」,遂造成评比时3:3平手的结果。
国民党派出的专家是文化大学新闻系的教授。但是,他其实是国民党的第2人选,原先的第一人选是洪永泰,但遭洪永泰婉拒,庄伯仲是「临危授命」,平时虽对民意调查素有研究,但毕竟不如洪永泰有过较多实际操作经验,深谙其中的眉眉角角。
国民党以二军对一军,就注定了屈劣势的结果。庄伯仲犯的最大的疏漏,就是民眾党的「内参民调」是含有郭台铭在内的,显然这就不符合以「柯侯」、「侯柯」对决「赖萧」的原则,而当场提出异议,将其删除或搁置。否则的话,3:2的局势出现,就不至于有后续的争议了。以「中驷」对「上驷」,这是国民党的第一项过失。
其次,国民党主张保留的、却被民眾党搁置的民调,到底是如何被提出来的?难道当初国民党不晓得是对比「柯侯」、「侯柯」与「赖萧」的差距吗?更重要的是,既云「搁置」而不是「删除」,那在明知是3:3的情况下,是不是可以据理力争,取出「备用」呢?事前准备不足、演练不周,这是国民党犯的第二项错误。
有关「统计误差」与柯文哲的「让3%」争议,现在已经是聚讼纷纭的焦点了,双方的认知有差距,我们倒也不必去怀疑国民党是故设陷阱,或是民眾党强辞夺理、不肯认输了。国民党也承认,依民眾党的计算方式,其实就是3:3打成平手。
两党协商,本来就是政治协商,应以政治手腕来解决。最佳的处理方式,就是在此平手的基础下,展开再度的协商,重新开局或真正善意的协调。但国民党大概是心急了,居然死死抓住一般民眾并不了解的统计学误差,坚持自己是胜的一方,遂使得民眾党得以大肆宣传「让6%」之说,反而在舆论上吃足了大亏。国民党号称政治人才济济,却完全看不出政治人物应有的智慧,岂不知「事缓则圆」?这是国民党的第三个错失。
究竟柯文哲知不知道所谓「统计误差」的定义,从各种迹象看来,当然是不可能不清楚的,据朱立伦的说词,是已经充分告知了;但显然柯营不承认这点。如此重要的协调会议,原本就该公平、公正、公开,但朱立伦却力排眾议,主张「不录音」,即使真有告知,在柯文哲不予承认的情况下,当然也就没有任何的证据力可言了。这是国民党犯的第四个失误。
目前的情况是,柯文哲不但公开宣示「我会继续用台湾民眾党总统候选人身份拼战到底」,「拼战到底」容或可以有各种解读的可能,也残留了些许转圜的空间;但是,绝对已排除了「侯柯配」的选项,柯文哲坚定认为必须推出「最强」的一组人马,并否决了侯友宜「重新检视9份民调」的提议。所谓「最强组合」,当然「以柯为正」是唯一的选择,但从国民党22日下午记者会的强硬态度来看,是不可能接受的。如今,柯文哲早有备案,除了四度与郭台铭密会外,更明言已有「口袋名单」,准备展开蓝白破局后的「柯X配」。
从一开始的协议出炉后,眾家舆论都认定了必然是「侯柯配」的结局,以此民眾党人及柯家人,先是愁容满面、哀声叹气,甚至还痛哭流涕,殊不知「哀兵必胜」;国民党原先胜券在握,没想到峰迴路转,却因一连四个轻忽草率的失误,种下意想不到的结果,虽不能说是「骄兵必败」,也着着实实印证了「大意失荆州」这句话。
(作者为自由撰稿者)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