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因参加登山社认识山友郑瑞坚将军,他热心助人并勤于上图书资讯馆搜集各种资料,撰文着书,献身公益,令人推崇。
郑先生的佳作曾分别向金门日报及传记文学月刊投稿,近年,又付梓专书《金门兵事史话一中华民国三十八至四十三年》,笔者均细读,受益良多。
上揭二十五开专书共18章,全书448页;已向国家图书馆申载ISBN;由于内容充实,稽核严谨、客观,荣获金门县政府文化局奖助出版。
笔者非职业军人,系考选预官退伍,惟主修图书资讯学暨法学,故重视史籍或文献真偽,爰已拜阅全书三遍。令着书人、阅书人忐忑不安是保卫「福尔摩沙」的将士,迄今,部分尚未入金门太武山忠烈祠,加上幸存老战友暨阵亡家属一直耿耿于怀。
查金门本岛之古寧头战役殉职官兵,于战后泰半已入忠烈祠,惟独力守大、小嶝岛的40及45师官兵抵抗而殉职,未获入祠,我们与阵亡家属共同的心声:如没有大、小嶝岛的40及45师官兵以生命防守,哪有日后古寧头胜仗?郑先生于106年已向国防部陈情,拖宕6年了,已成悬案。郑先生是金门优秀子弟而且多年来念兹在兹关切阵亡家属,同时以论着提可行方案;还有多数民眾关注悬案,如不快速补救,将再伤害政府形象。
一介平民犹重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何况为国牺牲的将士?总之,内政、国防部对于有功国家的将士入祀应力求周延,有阙漏之处应谋求补救、莫留遗憾!
(作者为桃园旅北同乡会荣誉理事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