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闹、折腾已久的国会龙头、副龙头人选,在今日民眾党召开的记者会中,终于有了比较明确的「意向」,儘管民眾党还是强调「团进团出」,将在第一轮的院长投票中,全党推举黄珊珊,并呼吁蓝、绿两党给予支持,同时,也祭出了亮票、开除党籍的规范,但是,有关副院长的人选,还是作了个弹性的处理,为自己留了个转阛的后路。不过,「意向」始终还是「意向」,未来的结果,还是要看实际投票投出来后,才能尘埃落定。
基本上,如果民眾党的8位委员的确贯行了他们的「意向」,且国民党不至于「跑票」,在目前蓝、绿两党都无人「出招」支持黄珊珊的情况下,「保送」了韩国瑜出任院长,应是没有疑义的了。
虽然只是一个立委仅仅8席的小党,但因三党都未能过半,民眾党的确深悉自己将是具有左右政局的「少数关键」,为了未来民眾党的自主发展,并凸显自家不可轻忽的关键力量,民眾党抛出了「国会改革」的明确主张,甚至颇为高姿态地出了「考题」,要求蓝、绿两党予以「答卷」,纵横捭阖、意气风发,不但使蓝、绿两党大为紧张,更因其态度、话语的支离模糊,也为未来的国会生态充满了难以臆测的「变数」。
身为第三势力,民眾党最忧心的就是在蓝、绿两党的「夹杀」中,不是萎缩成「小蓝」或「小绿」,就是从而重蹈过去时力、台联、亲民党渐趋泡沫化的覆辙。无可讳言的,柯文哲的确是比较认同民进党的,这从他一直强调自己「墨绿」的出身,以及只批判「新潮流」,而未肯批判民进党中,是可以明显看出的;更何况,8位委员中,倾向于绿营,而从未肯定过蓝营的人,恐怕也是占大多数的。但是,身为一个在野党,如果背弃了自己监督执政党的职责,也未免太过违背民意,而显得荒唐可笑的了。
无论是变成「小蓝」或「小绿」,民眾党都有进退失据的疑虑。在这种情势下,目前民眾党的决定的「意向」,无疑是比较「中道」的,儘管明知票投自家的黄珊珊,在未出意料之下,就等于笃定让韩国瑜顺利当选了,这当然可以摆脱成为「小绿」的话柄;同时,在整个立院龙头之争的过程中,国民党相对于民进来说,的确是释出较大的善意,鲜少在背后说三道四,甚至傅昆萁都表明了有关「召委」的让步,更减轻了成为「小蓝」的忧虑。因此,民眾党目前的「意向」,可以说不但能维繫自家的主体性,也展现了未来蓝白可以「第二度合作」的空间,可以善尽在野党的职责,共同戮力监督执政党。
「国会改革」是民眾党一直念兹在兹的努力方向,也是民眾党所抱持的最高理想,但「理想」终归只是「理想」,冠冕堂皇的主张,是必须以坚定的实践力来加以支撑的,这不仅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沦为空话。民眾党固然可以有机会成为「关键少数」,但是也不必自恃过高,民眾党必须以更谦虚为怀、广阔包容的态度,面对未来立院的政局,稍有不慎,恐怕就沦为「无用的8席」。国会当然是必须要加以改革的,尤其是在民进党8年来一党独大、专政霸道下,立法院几乎等于是橡皮图章,根本无从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就显出其迫切性了。
但是,这也绝对不是民眾党以区区8人之力,就可以独立完成的,在野党能否同心协力,发挥监督、制衡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关键。民眾党一直强调,「国家利益必须置于党派利益及个人利益之上」,这当然是人所共知得道理,但是,如何具体实践,恐怕才是最大的问题。民眾党自选战开打以来,「善变」就是颇为人所诟病的,所有的话语,常用模棱两可的文字表述,就是连简单明瞭的「团进团出」,都可以有不同的解说,在他们而言,自然是预留了后步,以便随时势的改变而转型,但是,却也不免令人忧心,是否可能一变再变?这点,在民眾党刻意不为副院长表态的的用心中,就可以明显看出。
韩国瑜应该是可以无悬念地成为立法院长,以韩国瑜熟练圆融的折衝、协调能力,也可以预见到未来的国会,必将有一番改革,但副院长人选,却可能成为其中的「变数」,柯文哲常批评政敌「权谋」过多,但是,这才真正显示民眾党的「权谋」,恐怕也是不遑多让的。一旦有了「权谋」,则必然有私心作祟,一旦私心作祟,则所谓的「国家利益必须置于党派利益及个人利益之上」,是否能够贯彻实践,也就不能让人没有疑虑了。这当然绝对不是民眾,甚至是民眾党所乐于见到的吧!
(作者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退休教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