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立委欲在520前赴太平岛视察,竟遭民进党立院党团质疑此行是要为中国大陆「助威」,还称此行可能会向国际释放「错误信息」,令人诧异。从地籍论,太平岛自2009年起便划归高雄市旗津区中兴里第18邻。2016年8月蔡英文上台不久,时任高雄市副市长的陈金德还曾率高市府官员偕内政部前往视察。当时,并未见绿委对自家人视察辖内国土存有异声。
从地缘政治动态来看,儘管连月以来中国大陆和菲律宾围绕仁爱礁角力不断,但双方在激烈对峙中仍有节制,均无意上升为衝突。菲律宾总统小马可仕日前更明确表态,称菲方无意用水炮反制陆海警船,避免擦枪走火的用心甚明。此外,在美菲澳三军甫于距离恒春仅219公里的巴丹岛实施反夺岛军演、隐为台海激盪预作准备之际,由立法院产生的新民意前往太平岛,宣示台湾公眾对于南海、台海和确保区域和平稳定的主张,岂不正是在夹缝局势和各方关切甚殷下,发出台湾自己声音的最佳时机?
当然,民进党此次对立委赴太平岛视察「过敏」的主要难言之隐,还在于台湾与南海诸岛的法理脉络。二次大战后的1946年12月,战胜国中华民国派出太平舰、中业舰等开赴南海,进驻接收战间曾遭日军短暂控制的南沙群岛以来,国府对太平岛的控制和主权行使便延续至今。即使后经国共内战和国府迁台,这一法理和歷史延续性并未改变。迄今,台湾作为南海问题声索之一方,依据的也还是1947年12月由内政部公布、画有U型11段线的「南海诸岛位置图」。这一法理立场歷两蒋、李扁马诸朝皆未变更或放弃。蔡英文在2016年12月以总统身分出席「收復南海诸岛70周年纪念特展」时也重申并肯认了歷届政府的立场。
如今,在蔡赖政权即将交替的敏感时间点,民进党团却反对国会对南海领土进行视察,其肇因是不愿意提醒社会公眾:台湾之所以与相距1600公里之遥的太平岛存在今日的联繫,仍立基于1949年以前,中华民国政府曾代表整个中国行使主权权利的歷史延续性。而这正是民进党希望台湾社会忽视和自我否定的一段DNA。
而民进党亟欲与美国配合、向台湾自家人施压的更深层次关键,则在于1947年国府画设的11段U型线。一旦台湾同意对1947年所画之U型线的主权法理诠释做出退却、虚化弱化乃至于彻底放弃,将大有助于美菲等各方,釜底抽薪地攻击大陆方面继承民国时期U型线所提出的9段线主张。这早是美方自马英九时期便频频施压台湾,但迄今未实现的阳谋。吴思瑶等绿委就太平岛视察一事向蓝白发难,看似仅是朝野间的蜗角之争,但同时也是在为赖政府一旦考虑配合美方压力、大幅变动中华民国政府的南海主权主张与修改歷史论述口径来测风向、试水温。面对此环环相扣的盘算,蓝白立委岂又有退缩不去之理?
纵观近来美方除不断加持军事筹码,强化美国与区域盟友应对台海有事的物质和心理准备外,在国际法层面对北京发动挑战之举也日益频繁。日前拜登政府旧案新炒,再称联大第2758号决议文「不构成联合国对于台湾最终政治地位的立场」。姑不论美方只谈决议文的字面措辞「没有提及台湾」,是如何无视于1971年争夺中国代表权之一方,本身即派自台湾,决议又怎会与台湾无涉的时空脉络。光从现实的工具效用来看,美方打算用以下几条边界线,画出台湾国际活动范围的布局日趋浮现,即:维持不支持台独的安全底线;但鼓励各国各自诠释其一中政策以连番挑战大陆;否认联大2758号决议对各国与台湾打交道存在囿限;在声称维持其一中政策之际,又不惮于更鲜明地质疑中国大陆对台湾的主权立场。这一连串日趋机巧复杂的变化球连连向台湾抛来,蓝绿白朝野三党做好准备了吗?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