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如何看待520赖总统就职后的美中台关系呢?知己知彼是稳健处理两岸局势的基本功。我政府的两岸政策需要建立在全面的、精准的掌握中共对两岸形势研判的基础上,才能规划合宜的对策,掌握战略主动权。二次大战以后,以大国关系为核心的国际格局数度出现结构变化。1950年代美苏走向对立,中国向苏联一面倒,冷战格局形成。1960年代中苏发生分歧,美中关系在1970年代出现改善空间,两国从敌对走向交往。2010年代以后中国崛起,美中关系逐渐走向修昔底德陷阱,两国再度走向敌对。上述三次的大国关系转变,都造成台湾在国际格局中角色的改变。由于目前国际格局仍处于结构性变动的过程中,大国关系变得相当不稳定,身处其中的小国尤其需要正确的研判大局走向,找到生存空间。
在这次兵推中,想定时段设定在520赖总统就职至1105美国总统大选之间。红组推断中共如何认知未来赖政府在政治定位议题的举动与美国的对台政策,颇有启发性。根据赖总统演说内容与选前选后中共的反应,红组认为中共已负面定性赖政府,因此认为赖政府将「巩固两国互不隶属的认知」。赖政府可能在政治、外交、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政策领域上落实两国互不隶属的原则。可能的做法包括强化联合国2758号决议不涉及台湾外交空间的论述、进一步扩大修正禁止国人担任中共党政军职务公告例示、加大力度执行国安五法和反渗透法、制订台湾文化基本法、两国互不隶属的概念融入中小学课纲,以及操作降低台湾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等等。
红组同时推断中共会认为美国对台政策的指导原则是「在美中竞逐关系持续下,确保台湾配合美国的战略利益与对中政策」。美国已会从不同政策领域中遂行此一原则。可能的作为包括美台官员互访层级提高、加大要求晶片等台湾生产之关键性战略物资必须有一部分在海外生产、要求台湾随着美中科技战、经济战与军事对抗之持续,配合美国加强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持续强化台湾自主防卫能力与美军在台海的实际存在等等。
根据前述推断,美国支持台湾,但会要求生产晶片等关键性战略物资的台厂必须同时在美国或海外设厂生产。其他大国可能也会对台厂提出相同的要求,以确保万一出现台海危机时,降低对自身的国家运作的影响。然而,长久之后,台湾在供应链的关键地位可能减弱,大国对支持台湾的力度和意愿也可能减弱,形成「不能没有台积电,但可以没有台湾」的现象。同时,「台湾+1」的现象一旦频繁出现,会对台湾人才外流、投资、外贸、税收与就业产生的影响也需要纳入赖政府的国安战略评估与规画。
其次,若对岸市场仍是台厂的重要市场,但中共认定赖政府会落实两国互不隶属的理念,并配合美国加强对中国的科技出口管制,可能会交叉运用经济胁迫(如中止部分ECFA产品对台关税减让,阻挡台湾加入CPTPP等区域贸易组织)与经济吸纳(如落实福建二十一条),使得台厂必须在大陆设厂,形成「台湾+2」。这值得赖政府注意。
最后,灰色地带行动是中共削弱中华民国管辖权,对台施压的重要手段。面对中共「和平改变现状」,赖政府宜及早制定回应准则。
(作者为国立政治大学政治系暨东亚所特聘教授兼国关中心主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