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就职总统届满1个月,他带给台湾的满月礼,是让国会改革变调为仇恨对立,对内开战,开启大罢免时代。无论最终能否扭转朝小野大的现况,当家还闹事,证明他仍欠缺统合国家的领导力;其所展现的斗鸡姿态,当立委绰绰有余,但论高度与格局,离总统还有很长距离。赖清德的首月成绩单,显然不及格。

以罢制罢 国会无寧日

台湾民意基金会最新民调显示,民眾对赖清德处理国政的满意度,相较520就职时骤降近10个百分点,等于流失约200万名支持者。为何才初登板,民眾好恶就已显着更迭,毫无蜜月期可言?唯一合理解释,就是这位新总统做了多数人所不期待的事。

这段时间,我们看见赖清德还没上任,就先下令立院党团反守为攻,让国会瞬间成焦土,比人头比不过就打破头,论述讲不赢就撂青鸟包围立院;面对国会改革法案依议事程序三读通过,除了由行政院提出覆议反制,更拟出猎杀名单,拟罢免10席国民党立委。

或许,民进党歷经蔡英文8年执政,早已将昔日「衝突、妥协、进步」的政治艺术忘得一乾二凈,取而代之的是「完全执政、完全碾压」,不接受异音,更无意对话寻求公约数,好像立法院竖起脊梁拒当橡皮图章,这个党就不会执政。

因此,赖清德上台第一件事,不是推动国家治理,而是打击在野政党。他无意拥抱没把票投给他的6成人民,而是与最高民意殿堂为敌,藉由国会改革的战场高举「反滥权、护民主」,藉此蓄积罢免底气,企图让国会猪羊变色,重拾完全执政。不可讳言,覆议及罢免确实是宪政体制及法律授予的权利,赖清德大可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只是,以如此极端手段将覆议、罢免操作成政争工具,后续衍生的负面衝击,对国家运作将是弊大于利。

首先,以罢制罢,国会将无寧日。罢免不是哪个党的专利,假若民进党出手狙击,试想,国民党是会坐以待毙,还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尤其罢免的核心战术就是仇恨动员,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律泼粪处理;加上选定罢免的对象,往往都是高声量、高影响力的指标人物,届时,蓝绿互罢臭气冲天,彼此视如寇雠,人不和,政又怎能通得了?

第二,不从党意就覆议,颠覆立法监督行政机制。民进党此次之所以反对国会改革,关键就是企图维持政府的黑箱空间,避免立委透过听证调查权挖掘行政部门的贪腐劣迹,因而透过覆议及大法官释宪以拖待变。接下来,食髓知味的民进党,面对任何不符自家利益的法案,预料只要表决一输都将依样画葫芦,让本该是总统收到后10日内就公布实施的法案,就此陷入遥遥无期的停滞状态,形同具文。

炮口对内 战火难停歇

第三,朝野没有信任,国家没有团结。犹记1个月前,赖清德就职典礼的主题就订为「共织台湾‧民主前行」,代表他也晓得国人互为命运共同体,应携手团结才能向上发展;但说归说,从现实而论,赖清德炮口对内的举动,注定让朝野只能互绊退步,而非共织前行。

尤其,随着民进党「反滥权、护民主」宣讲行动的展开,国民党祭出百场「蓝鸟行动」反制,当双方把战火从立法院延伸至街头巷尾,动员各自支持者比拚叫嚣,无论孰是孰非,歷经这段过程后,民进党支持者只会更不满国民党,折损国会改革的能量;反之,国民党支持者也会认定民进党破坏民主制衡,往后对赖政府的任何作为都先打上折扣,这种两败俱伤的零和博弈,何来「护民主」?

依照赖清德的执拗性格,很难期待这场战火有停歇的可能。只是,赖清德有必要深思,为何民进党如此大力批判,却仍有近6成民意支持国会改革?其关键不就是老百姓已受够政府的傲慢执政、黑箱滥权,因而在年初的大选拒绝让民进党继续把持国会多数,期盼立院重拾监督天职以制衡行政部门。面对如此清晰且具体的主流民意,赖清德若坚持反其道而行,无疑是择恶固执,牺牲大我、成全小我。

当家闹事,是没有气度;对立朝野,是没有格局;与民为敌,是没有高度。赖清德这位新总统,若要继续展现他的小家斗鸡格局,那么1个月流失200万名支持者,只会是执政失败的序曲。

#赖清德 #罢免 #民进党 #覆议 #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