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总统于520就职演说中声称「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引发大陆高层极为不满。不但先后高分贝批评赖总统的发言,随即解放军更于5月23、24两日进行环台军演,一时间两岸关系又呈现尷尬局面,然而若适度推敲这句话,恐与宪法及现实有所脱离。
首先,从《中华民国宪法》的角度来说,我国主权疆域确实涵盖「台湾与大陆地区」,「治权」仅限于台、澎、金、马等地;同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疆域范围,主权包括大陆与台湾,但治权仍仅限于大陆地区。若单从「治权」的角度来说,两岸确实呈现各管各的家务事,对于彼此的领土疆域并没有实际的治权,仅有主权上的宣示。
然而,若我们仅从宪政体制中的治权角度看待两岸关系,仍然无法看出两岸关系的全貌。更重要的是,两岸在文化、语言、血缘、宗教信仰等方面,不但没有呈现互不隶属,完全以相互重迭、相互影响的面貌呈现,也就是说抛开蓝绿、统独的意识形态不谈,两岸关系完全是相互隶属、相互影响的两个地区。
其次,从宪法主权的角度来说,《中华民国宪法》仍是一部原汁原味的「一中宪法」,宪法恰为每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对于中华民国而言,两岸关系始终是最为重要的对外关系,依循着我国宪法来应付两岸关系,将有助于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发展;但如果刻意选择性的解读或忽略宪法内容,两岸关系终将波涛汹涌、地动山摇。
第三,今年的世界卫生大会,台湾今年仍旧无法获邀参与,究其真实原因,难道是台湾的医疗技术不如人?健保制度无法与其他国家竞争?医护水平低落?本文认为台湾至今所面对的是两岸与国际障碍,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仍未务实面对《中华民国宪法》的条文与精神,导致台湾近年来频频在对外关系上受挫。
台湾还有几个4年继续消耗下去?中国大陆在疫情过后逐步在区域、国际间有着更大的话语权,前阵子结束的「中日韩峰会」,三国更将焦点着重在经贸发展,不但未提及台海问题,更凸显出日、韩在面对与中国大陆关系上的灵活多变,相形之下台湾的政府反而持续受到意识形态的绑架。
未来4年两岸关系是否持续恶化仍须观察,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政府若能重新检讨,面对《中华民国宪法》的内容,诚实以对「一中宪法」才是我国真正的宪法内容,而非以分离主义、破坏法理现状的态度曲解两岸关系,台北与北京才能恢復良性互动。
解锁两岸关系、消弭两岸互动的障碍其实不难,无论是接受两岸为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一环,或是接受「宪法一中」的事实,两岸关系绝对可以復甦,当两岸关系恢復后,旅游、观光业者为首批的受惠者,再者是台湾在对外关系中恢復过往的顺畅,因此,承认《中华民国宪法》的条文与精神,台湾才能享受更多的经济与外交红利。(作者为专职作家)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