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年先生是我非常尊敬的新闻前辈,他主张「大屋顶下的中国」,指出在大屋顶中国下,中华民国是民主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社会主义中国,二者皆是一部分的中国, 同属「一个(大屋顶)中国」,意即「两岸主权相互含蕴并共同合成的一个中国」。依据这个观点撰写的文章相当大量,我素来常在《联合报》的民意论坛版阅读,深感敬佩与尊重,这应该被视作解决两岸僵局的一种理性主张。
但是七月十四日我读到黄年先生写的〈华独不是台独〉这篇文章时,我不太理解黄先生为什么在文中要将「华独」这一概念视作通用语汇,觉得其在法理与事实都与台独不一样,且在中共眼里都不一样,其举出的证据,却是源自马英九提倡的「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主张「九二共识」与「一中各表」,还主张「一中各表不能表成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与台湾独立」?对此我深感困惑。
如同任何国家立国都要具备主权这一基本元素,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这是从中华民国建国后就存在的事实,即使面临着各种内忧外患,都不影响政府对于这一事实的伸张,这一事实在大陆期间就已存在,来到台湾后依旧如此,儘管中华民国的治权现阶段只有在台澎金马与南海诸岛屿,即使马英九任内希望两岸关系保持「不统,不独,不武」,都不影响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的事实。
但,这一事实怎么能跟「华独」混为一谈呢?这个术语在民国104年由公投护台湾联盟总召集人蔡丁贵教授提出,他的目的在与「传统台独」,意即完全使用台湾名称独立建国的主张做出区隔,「台独」是公开主张台湾独立,废止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建立彻底独立于大陆外的「台湾共和国」,而「华独」则是目前使用中华民国的体制,主张不见得与中国统一,未来则可能需要正名。
因此,赖清德的总统就职演说全文与后续措施,就是不折不扣将「华独就是台独」结合起来的绝佳范例,黄年先生既批评赖清德把中华民国的「羊头」姑且先挂出,在主体论述中换置的内容都是一律在主张「台独」,并指出这才是其要卖的「狗肉」,就不能自己反而拿蔡丁贵有关「华独」的术语,只说台湾的主体性皆应建立在中华民国的体制上,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说法正是「台独」的变体版?
更不用说,同一天《联合报》要闻版就正报导马英九表示,国民党赞成和平统一,但不赞成武力统一,他同时指出民进党反对统一,根本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这就不太一样。如果马英九真是如此的看法,黄年先生又怎么能举例说马英九的主张是「华独」呢?由此可见,将「华独」这一术语经过转型,解释成意指「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这会带来极大的误会。
中华民国不只包括台湾,其主权范围包括全中国,这纔能说明当时马英九在总统任内主张两岸「主权互不承认、治权互不否认」的意思,而与「华独」意指「中华民国是台湾」完全不同,赖清德表示无论台湾派、中华民国派与中华民国台湾派都是「台独」,这是在混淆「台湾独立」的定义与认知,将全部中华民国的公民都绑在自己的主张里来面对中共,这固然不是事实。我对黄年先生有着高度的敬意,但对其使用蔡丁贵的术语,将「中华民国主权独立」视作「华独」,我会觉得这值得商榷,对两岸和解共生无益,谨此表示不同的意见。(作者为国立宜兰大学博雅学部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