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美国选举再度掀起政治波澜,川普在多个摇摆州取得领先,并于11月6日凌晨在佛罗里达州西棕榈滩的竞选活动中宣布胜选。相比2020年的败选,此次选举结果显然有了重大改变。我认为,这主要与过去4年来美国言论自由及社交媒体生态的变迁密切相关,尤其是社交媒体如何成为选举动员及影响选民的重要平台。

首先,川普的推特帐号被封禁与恢復事件成为社群媒体政策变迁的关键。2021年1月,川普的帐号因国会骚乱事件后的言论被推特封禁,原因在于这些言论被认为可能煽动暴力。此举代表了当时主流社群平台对「煽动性」及「不实」内容的严格审查。直到2022年10月,推特的新任持有者伊隆•马斯克以440亿美元收购推特后,才重启川普的帐号。马斯克此举意图实现他所倡导的「言论自由」改革,并进一步裁减推特员工及调整内容审核政策,试图创造一个更开放的交流平台。

马斯克的改革也引发了广泛争议。推特的内容审查改变一度使部分广告商质疑平台的品牌安全,担心缺乏审查的环境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然而,川普的帐号恢復后,曾被视为具争议的言论再度出现在推特平台,支持者也在这一自由环境中更加自如地表达和交流观点,使原本在主流媒体受限的保守派声音得以放大,这对川普支持者的凝聚发挥了重要作用。

川普的移民议题是这种开放媒体环境中的一个显着例子。川普曾指责部分移民涉及「吃猫狗」行为,并在推特上流传相关影片,儘管这些资讯并未经过主流媒体如CNN、BBC或《纽约时报》的确认。然而,由于推特的放宽审查政策,这类影片得以广泛流传,使部分选民对移民问题产生非主流的看法。这些资讯是否真实值得探讨,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传播模式强化了支持者的既有观点,让未经证实的资讯仍然能够影响选民的观感。

此外,马斯克近期在宾夕法尼亚州等摇摆州推出的高额奖金活动也引发关注。透过「美国政治行动委员会」,马斯克在这些地区向签署支持言论自由及持枪权请愿书的选民每日抽奖送出100万美元。这样的事件引发了对于选举活动中金钱影响力的讨论,特别是在摇摆州,这类高额奖金活动是否违反公平竞争原则值得深思。

回顾这次选举中的言论自由议题,不禁让人思考,这样的媒体生态变迁是否也会对台湾的选举策略带来启示。台湾的选举环境日益两极化,社群媒体的自由开放是否可能成为选民交流和选战操作的新平台?如何在言论自由和资讯审查之间找到平衡,让选民能在多元观点中作出更明智的判断,或许是未来选举必须面对的课题。

这次选举让我们看到,言论自由及在社群媒体上自由流通的资讯如何强化了特定选民群体的支持,并巩固了川普的选票。同时,也向我们展示如何在言论自由与选民意见之间发挥深层的影响力。或许台湾应该思考如何善用选民信念的塑造来影响政治情势,借镜美国的经验,未来在选举策略和选战操作上或许能够取得更佳的成果,为民主选举开创新的可能。

(作者为英国台湾商会秘书长、英国伦敦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候选人)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川普 #推特 #言论自由 #马斯克 #摇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