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国中小教师短缺的问题浮出台面,根据联合国统计,要达成SDGs 4目标,全球仍短缺四千四百万名教师,教师荒的原因不外乎工作超时超量、身心压力过载等。因应教师荒危机,联合国秘书长邀请组成「教职专业高层小组」研商,于今年初公布《联合国教职专业高层建议书》对政策改革提出十大面向建议。
建议书中7.「透过尊严劳动在教学中培养人性」内涵为确保工作环境安全健康,包括完善支援系统和适当的工作负担。简言之,要期待透过学校培养人性,应先实践教师尊严劳动,善待人才,体现美好人性。但检视中央到地方,教育政策仍充满威权文化。
以「生生用平板」为例,在网路不稳、平板不足的现况下师生使用困难,但教育部尚未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反而以学习载具管理系统监督开机率,只追求数据管理,忽视教师需求,迫使学校「为了使用而使用」。全教总理事长在2021年11月受访时已提出建言,政策推动莫要脱离现实教学,三年之后,老师还是被开机率绑架。更讽刺的是,推动数位学习多年,却仍有国小科任教室还在使用已逾10年的桌机及老旧投影机,彷佛被遗忘在平行时空。
近日中南部某县市教育处以鑑定评估需求增加为由,直接发文指定幼儿园教师假日参加鑑定评估人员培训,又指派教师接受心评派案;不仅无视「特殊教育法」第51条鑑定评估专职专业化的意旨,并曲解「高级中等以下学校及幼儿园身心障碍学生及幼儿鑑定评估人员资格权益及培训办法」中明确写出教师可依意愿自由决定参加与否的文字。此举全然未考量幼教工作繁琐,教师被迫离开班级做特教鑑定工作的不安,也影响学生学习权。假日被迫参训,也侵害教师休息权。
突来的公文,一般幼教老师霎时被强加上特教鑑定这项显然会与教学本职相衝突的工作,压力遽升,教师欲与局处沟通,希望能尊重教师选择,教育处仍以人力不足为托辞。这种缺乏同理关怀的沟通态度,要老师只当「有耳无嘴」的奴才,何来尊重?教师没有感受到支持与体谅,如何能启迪学生人性之美?
要培养具有人性的公民,需要学校的启发示范。从地方到中央,主管机关请放下威权思维,以理解、支持教师的行为,实践教职人员的尊严劳动。
(作者为全教总政策研究员、嘉义县教师职业工会秘书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