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正就是否禁止或限制大陆无人机进入美国市场,徵询企业意见。美国总统拜登上月签署《2025年国防授权法案》,禁止大陆大疆创新和道通智能在美销售新型号无人机。去年9月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透露,考虑比照电动车,限制大陆无人机进入美国市场。
利用大陆供应链优势
价廉物美的大陆商用无人机,早已席卷美国市场,市占率达8至9成,尤其在农业、公共安全、基础设施等领域,高度依赖大陆无人机,因而引起政界与智库的担忧。无人机在俄乌战场上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更提升美国对无人机产业及其供应链安全的重视。
美国希望透过制裁手段,推动本国无人机产业的发展,《2024年国防授权法案》要求从2025年12月起,禁止联邦机构和使用联邦资金购买大陆制造,或含大陆零组件的无人机。2025年的国防法案,对大疆和道通智能订下一年的落日条款,若无法在一年内说服美国国家安全机构,将禁止在美发售新款,将是这两家企业海外业务的致命性一击。川普长子小唐纳以「必须停止购买中国制无人机及其零组件」为理由,出任美国一家无人机制造商顾问。
不过,大陆无人机在技术与价格上具有无可匹敌的优势,这是其受国际市场青睐的主因。据媒体引述商界人士的讯息,大陆供应商开始限制无人机的无刷马达、电池和飞行控制器出货数量,预料北京将实施大范围的无人机零组件出口管制措施。
大陆无人机曾是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的热门产品,今年大陆业者主推具备即时翻译等各种特殊能力的各类机器人。陪辉达执行长黄仁勋上台的人形机器人中,将近一半来自大陆企业。显示大陆科技产品创新,不断引领世界潮流前进。美国用制裁、禁止进口等手段对抗大陆产品,只是被动的追赶与防堵,昨日禁晶片,今日禁无人机,明天呢?禁得完吗?
美国扶植自己无人机产业的同时,大陆推出低空经济发展策略,以扩大无人机使用范畴提升产业效能。2024年初全国两会将低空经济定为新增长引擎。随后多个省市发布低空经济发展规画方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邮政集团等国企先后成立新公司或企业联盟,推出低空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画,带动无人机市场扩大。
打造台湾品牌竞争力
罗兰贝格市场谘询公司估计,2050年全球将有近16万架无人机投用,产值900亿美元,辉达执行长黄仁勋将无人机列为实现大规模生产的3种机器人之一,无人机的发展潜力,使其成为中美等大国竞逐的科技与经济焦点。川普上一次任期就将大疆列入商务部实体清单,国防法案对大陆无人机的打压愈见紧迫,近日大陆传出可能收紧对无人机的出口管制。可以看出,继晶片和电动车后,无人机成为中美博弈的新战场。
与无人机产业相关的半导体、精密金属加工、机械设计等领域,台湾具有显着的优势,更拥有雷虎、长荣航太、碳基科技等有实力的无人机厂商。但市场需求不足,未能建立成熟的供应链,造成制造成本高昂、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导致产业发展不利。中美竞相发展无人机产业当下,台湾商机乍现。去年9月美国26家无人机制造商来台寻找零组件供应商,为台湾打入国际供应链提供机会。
对台湾无人机产业而言,如果只是为美国提供零组件生产和代工,并非长久之计。美国希望无人机供应链去中化,但本身产能供应不足,才会到台湾寻觅替代品。但在美国制造业回流浪潮下,关键零组件迟早还是要回到美国生产。
从长远来看,要让无人机产业长久健全发展,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品牌塑造需要经过规模市场的考验,对台湾而言,美国和大陆市场都不容忽视,也没必要二选一。大陆供应链的超高性价比优势,可以转化为台湾无人机产品的竞争力。政府和无人机厂商应在遵守国际协定与规范、法规与契约前提下灵活调整、精准布局。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